冬春季是麻疹的高发季节,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俗话说“孩子出过疹和痘,才算解了阎王扣。”这里的痘指天花,疹就是指麻疹。随着“疫苗”的广泛应用,这句俗语已渐渐被人们淡忘。近几年,麻疹的患病率均以散发为主、发病率的高峰年龄已由幼儿向年长儿及成人推移。人类对麻疹普遍易感,麻疹既“欺负”小孩,也不“放过”成人,那些未感染过麻疹或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成年人,都是麻疹最“青睐”的对象之一。
年1月,北京某大厦出现了麻疹暴发病例23例,该大厦余人应急接种了麻疹疫苗,这个看似已经远离人们生活的病毒,再度引发了人们的热议。儿童典型的麻疹具有“烧三天,疹三天,退三天”的特征;成年人一旦感染麻疹,症状要比幼儿重,出疹时间会提前或延迟,除了常见的支气管肺炎、喉炎外,易导致多脏器损害。
麻疹是什么?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它和感冒有点像,会出现发热、上呼吸道炎症、咳嗽、眼结膜炎等症状,发烧3至4天后就会出疹。皮疹先出现在面部,然后由躯干向四肢蔓延,个别病例还会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其特征为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
红色斑丘疹
为什么麻疹患者多为成年人?
接种麻疹疫苗后,抗体一般维持10年至12年,随着时间的推延,抗体会逐渐减弱或消失,抗体消失后的人群会成为新的易感人群。没有接种过疫苗的成年人,也存在得麻疹的风险性。
麻疹病毒
麻疹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1)传染源:麻疹患者是 的传染源,从发病前2天到皮疹出现后5天都具有传染性,感染后的平均潜伏期为14天。
(2)传播途径和方式:麻疹病毒主要经过呼吸道传播,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或者说话的时候,都有可能将病毒传染给易感者,也可能密切接触通过污染病毒的手传播。
(3)易感者:本病传染性极强,易感者接触后90%以上均发病。
传播途径之一——咳嗽
麻疹的预防治疗措施
(1)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麻疹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未感染过麻疹或既往疫苗接种史不详的人群,推荐接种麻疹-风疹联合疫苗。
(2)做好自我防护,在麻疹流行期间少去公共场所。
(3)出现发热、红色皮疹、咳嗽等症状时,要迅速戴上口罩到就近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医生诊断后,会采集血、咽拭子或尿进行检测,确诊后要立即隔离治疗,避免将疾病传染给其他无免疫力的人群。
(4)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保证生活规律,多运动,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5)保持双手清洁,双手被呼吸系统分泌物弄污后(如打喷嚏后)要立即洗手。
(6)集体单位发生麻疹疫情后避免集体活动,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麻疹的治疗措施
麻疹病毒至今仍未发现特异抗病毒药物,治疗主要以加强护理,对症治疗和防治并发症。麻疹是一种完全可以预防的疾病,只要提前做好预防接种,就可以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麻疹疫苗
接种麻疹疫苗
(冻干麻疹减毒活疫苗)的注意事项
(1)接种前仔细阅读知情同意书上的相关“禁忌症”,确保健康的接种疫苗,如有疑问,请在接种现场提前咨询医生。
(2)麻疹疫苗不能和乙肝疫苗同时接种(因抗原之间有干扰)。注射过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一个月后方可接种麻疹疫苗。
(3)麻疹疫苗接种部位:左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肤,建议同学们穿衣要宽松。
(4)注射疫苗前不要空腹;注射疫苗后,要在接种场所休息半小时才可离开。接种疫苗后24小时内不要洗澡,以免针口出现感染。
(5)多喝水,不要进食刺激食物(如鸡蛋、海鲜等)以免引起过敏,避免剧烈活动。
(6)少数人接种麻疹疫苗后,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短时的烧灼和刺疼感、一过性发热反应,体温一般在38摄氏度左右,可采取物理方法降温,持续个一到两天即可消退。医院观察治疗。
图片来自网络
藏敛、静息、神补
——————————————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黄帝内经》
图文转载自良乡校区健康之园
北中医红十字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xxls999.com/xefyzl/1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