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你个问题,你吃预制菜吗?
预制菜
相信很多人给出的回答,应该都是否定的。
问题显而易见,大家之所以如此抵触预制菜,主要还是不放心预制菜的食品安全问题。
尤其是刚过去不久的晚会,曝光了一些不法商家,将槽头肉(淋巴肉、腺体肉)当五花肉,用于对预制菜梅菜扣肉的制作后,更多人对预制菜的担忧变得愈发严重。
央视曝光不良商家用槽头肉制作梅菜扣肉
不过,近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国家六部门,针对预制菜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规范。
其中最令人瞩目的一条规范是,不允许预制菜在生产过程中添加防腐剂。
通知明确预制菜不得添加防腐剂
那么,预制菜不添加防腐剂,跟隔夜菜有何区别?这样的预制菜健康吗?
隔夜菜能吃吗?这里,咱们先来聊一下隔夜菜。
我们所说的隔夜菜,往往是指晚上剩到第二天的剩菜。
大川注意到,网上有很多关于隔夜菜的传言,这些传言表示,隔夜菜不仅有毒,甚至还会致癌,基于此,很多人也就不敢去吃隔夜菜了。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隔夜菜
隔夜菜有毒致癌的说法,主要来自于隔夜菜当中产生的亚硝酸盐。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亚硝酸盐属于2A类致癌物质。
这种物质虽然本身并不致癌,但是在烹调或者其他条件下,亚硝酸盐会与氨基酸发生降解反应,形成一种特殊的亚硝胺,亚硝胺则是强致癌性物质,人体摄入后极易诱发癌症。
亚硝酸盐是如何导致癌症的
为了验证隔夜菜是否亚硝酸盐超标,宁波市食品检验检测研究院曾做过一项科学实验。
实验人员先是从市场买了32种餐桌上常见的食材,并将这些食材烹饪成了30道菜品。
实验人员准备了30道菜品
为了更好模拟隔夜菜的环境,实验人员则分别将这些菜分成多份,分别存放在4摄氏度、25摄氏度的环境下。
在4摄氏度的环境下,所有菜品就算放置24小时,里面的亚硝酸盐含量都基本没有改变,虽然菌落数量稍微增多,但还在健康范围内,不影响食用。
而在25摄氏度的环境下,蔬菜类菜品的亚硝酸盐含量则明显增加,尤其是绿叶青菜,亚硝酸盐含量增加地更为明显,反观肉类菜品,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则微乎其微。
基于这项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隔夜菜有毒致癌的言论并不科学,只能说在未冷藏的情况下,部分菜品隔夜后才会有致癌风险。
隔夜菜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注意,绿叶青菜(以及银耳、蘑菇)尽量不要隔夜吃,其它菜品隔夜后食用虽然问题不大,但也不建议经常吃。
除此之外,隔夜的海鲜大家也注意不能随意食用。
海鲜隔夜后虽然不一定产生大量亚硝酸盐,但是其内部会产生蛋白质降解物,这些蛋白质降解物被人体摄入后,会导致肝脏、肾脏功能等的损伤。
隔夜海鲜,尤其是隔夜的蛤蜊千万不能吃
预制菜算隔夜菜吗?再说回预制菜的问题。
很多人都认为,预制菜只是单纯加了个包装的菜品,就像给隔夜菜套了个保鲜膜。
但事实上,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来看,预制菜跟隔夜菜却有着天壤之别。
在国家规定的标准里,预制菜加工好后是需要真空包装、低温保存、冷链运输的。
预制菜
真空包装能让预制菜与外界氧气隔绝,防止菜品内原有的微生物在氧气中生存繁殖,低温保存和冷链运输,除了能进一步防止菜品内微生物繁殖外,还能防止菜品变质影响食用。
如果预制菜厂家都能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生产加工预制菜,那么,即使不添加防腐剂,其所生产出来的预制菜,也能在理论上做到长时间保存不变质。
写在最后虽然预制菜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样“不堪”,但是在日常生活里,大川还是建议大家尽量购买新鲜食材,自己去烹饪来吃。
毕竟,不管怎么说,预制菜肯定不如新鲜的菜好,而且我们自己挑的食材,自己烹饪出来,整个过程我们都亲自参与在内,不必担心吃起来不健康。
吃菜还是推荐现炒的菜
尤其预制菜在一些不良商家的“掺和”下,变了味,让人吃起来提心吊胆。
预制菜其实没错。
只可惜,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你说呢?
#规定预制菜中不添加防腐剂#转载请注明:http://www.cdxxls999.com/etfyzl/10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