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鳌头财经
文丨程睿
出品丨鳌头财经
近日,著名打假人王海在社交平台“王海测评”上发布信息称,上市公司贝泰妮(.SZ)旗下的主力产品,薇诺娜旗下清痘修复精华液隐瞒了添加防腐剂的事实。
“王海测评”检验了在3个不同电商平台购买的产品,分别检出含苯氧乙醇0.%、0.14%和0.%。
对此,贝泰妮称,公司依据管理规定在国家药监局备案资料中列出原料组成并完整标注、登记了苯氧乙醇的成分比例、合计苯氧乙醇理论用量0.%。
贝泰妮的回应只能说明可以含有苯氧乙醇这一防腐剂,但对超出论用量并未正面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贝泰妮联合创始人、前高管董俊姿曾被采取刑事拘留措施。
然而,董俊姿当前依然活跃在化妆品行业,网络上不时有宣扬其“优秀企业家”的文章。
三款产品防腐剂超理论值,未做出正面回应
著名打假人王海在社交平台“王海测评”上发布信息称,贝泰妮旗下薇诺娜产品——清痘修复精华液隐瞒了添加防腐剂的事实。
“王海测评”展示在三个电商平台官方旗舰店购买的薇诺娜清痘修复精华液,通过第三方检测,检出了未在成分标识超备案的非法添加的防腐剂。
其中,京东检出0.14%苯氧乙醇,淘宝天猫店铺检出0.%苯氧乙醇,拼多多店铺检出0.%苯氧乙醇,。
据了解,苯氧乙醇一般是指邻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是一种广谱的防腐剂,在化妆品、护肤品中添加该成分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
一般来说,适量使用对人体无害,但对于易过敏体质,超量或长期使用后可能出现过敏反应。“王海测评”表示,贝泰妮的行为“违反了《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化妆品标签应当在销售包装可视面标注化妆品全部成分的原料标准中文名称。非法添加的防腐剂属于未经备案和未在成分表中标注的隐瞒成分,存在潜在的风险。”并建议买到的消费者尽快停止使用,并向厂商所在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举报,最低可要求退一赔三,起步价元。
据《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第12条规定:化妆品标签应当在销售包装可视面标注化妆品全部成分的原料标准中文名称,以“成分”作为引导语引出,并按照各成分在产品配方中含量的降序列出。化妆品配方中存在含量不超过0.1%(ww)的成分的,所有不超过0.1%(w/w)的成分应当以“其他微量成分”作为引导语引出另行标注,可以不按照成分含量的降序列出。
因此,按照上述监管要求,从上述检出添加剂的含量比例来看,贝泰妮对薇诺娜产品未明确标注添加剂成分一事,或涉嫌违规。
对此,贝泰妮援引年1月国家药监局发布的一则关于“化妆品原料中添加的如稳定剂等保护原料的成分,是否应当在产品标签上进行标注?”的问答,国家药监局在回复中称,“化妆品成分是指生产过程中有目的地添加到产品配方中,并在最终产品中起到一定作用的成分。为了保证化妆品原料质量而在原料中添加的微量稳定剂、防腐剂、抗氧剂等成分,虽然在产品配方中应当进行填报,但不属于化妆品成分的范畴,可以不在产品标签上进行标注。”
此外,贝泰妮还表示,“(薇诺娜)清痘修复精华液中的少量苯氧乙醇为复合原料中带入,用以保证原料的稳定性,非主动添加成分,不属于非法添加。根据相关法规标准,公司在国家药监局备案资料中列出原料组成并完整标注、登记了苯氧乙醇的成分比例、合计苯氧乙醇理论用量0.%,且进行了风险物质评估,所有检测结果均符合要求。0.%苯氧乙醇低于最小抑菌浓度MIC,在配方中无防腐作用,其远低于毒性浓度。”
不过,上述贝泰妮的回应均只能说明其产品中可以含有防腐剂,且并不属于“非法添加”。但是,对于王海在3个平台上所购买的薇诺娜产品中苯氧乙醇含量均超过了理论用量0.%的问题,贝泰妮却并没有进行正面回应。
此外,还有化妆品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允许企业不对复合原料中的苯氧乙醇等成分进行标注,仅仅有部分相关问答,但问答不是法律条款,法律效力的约束性还未形成共识。”
业绩目标未达成,回购后股价仍狂跌创新低
贝泰妮专注于应用纯天然的植物活性成分提供专业、有效的皮肤护理产品,重点针对敏感性肌肤,在产品销售渠道上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专业化妆品生产企业。
天眼查资料显示,贝泰妮以薇诺娜(Winona)品牌为核心,薇诺娜宝贝(WinonaBaby)、瑷科缦(AOXMED)、贝芙汀(Beforteen)、姬芮(Za)以及泊美(PURE&MILD)等多品牌共同发展。
年至年,贝泰妮营业收入分别为26.36亿元、40.22亿元和50.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64%、52.57%和24.65%;净利润分别为5.44亿元、8.63亿元和10.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94%、58.77%和21.83%。
眼看着发展势头良好,贝泰妮提出了更高的目标。
年3月,贝泰妮发布的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显示,公司的考核目标为:第一个归属期也就是年,以年营业收入为基数,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28%;且以年净利润为基数,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28%。
第二个归属期也就是年,以年营业收入为基数,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61.28%;且以年净利润为基数,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61.28%。
第三个归属期也就是年,以年营业收入为基数,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且以年净利润为基数,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然而,年,贝泰妮营业收入达55.22亿元,同比增长10.14%;净利润7.57亿元,同比下降28.02%,均未达到目标。
对此,贝泰妮表示,主要系美妆行业年“双11”等线上大促活动销售普遍不如预期,公司未达成“双11”预期销售目标;报告期内公司产品配方、生产工艺以及外包装升级导致毛利率略有下降;中央工厂新基地项目建成投产,公司长期资产折旧摊销成本、费用增加以及公司主要线上自营店铺平均获客成本上升,公司线上渠道销售业绩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年一季度,贝泰妮实现营业收入10.97亿元,同比增长27.06%;净利润1.77亿元,同比增长11.74%,按此增速,公司年也难以实现目标。
贝泰妮年3月上市,公司股票发行价格为47.33元/股,首日开盘价为.11元/股。
然而,年6月,贝泰妮股价一度达到.6元/股,此后便开始震荡下滑,当前已跌至39元/股上下,创出历史新低。
贝泰妮也曾积极护盘,但效果并不明显。
8月2日,贝泰妮发布回购公司股份进展的公告显示,截至年7月31日,公司通过股份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万股,占目前总股本的0.%,最高成交价为78.00元/股,最低成交价为43.60元/股,支付的总金额为2.35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按照当前股价计算,贝泰妮回购股份已浮亏超万元。
联合创始人曾被刑拘,自称是优秀企业家
实际上,除了贝泰妮旗下薇诺娜产品被指添加防腐剂事件外,公司也曾因违反广告法被罚。
年7月,有报道显示,近日,上海贝芙汀科技有限公司因发布的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被上海市青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行政处罚。
资料显示,上海贝芙汀科技有限公司归属于薇诺娜的母公司贝泰妮集团。
贝芙汀此次被罚是由于宣传用语使用不当,误导了消费者认为其产品具有‘修复’的治疗功能。
修复与修护不同,根据《化妆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修护功效是指有助于维护施用部位保持正常状态,是化妆品合法宣称的功效之一。而修复一词涉及疾病治疗功能,通常指使受损的皮肤恢复到健康状态,包括促进伤口愈合、淡化疤痕等,这些不属于化妆品的功效。
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xxls999.com/etfyzl/11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