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肺炎治疗介绍 >> 儿童肺炎治疗 >> 正文 >> 正文

钟南山团队ldquo非肺炎患者rd

来源:肺炎治疗介绍 时间:2020-8-11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科学查病及治疗的医院?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zhiliaozhunbei/9882.shtml

呼研院作为全国科普教育中心,坚持对公众开放,并进入社区和学校,帮助民众建立慢阻肺的诊治观念,对慢阻肺做到早诊早治早防,也让青少年学生从小意识到呼吸疾病的危害。

全文约字,细读大约需要6分钟

01

人活一口气

三月初的武汉东湖樱园南方周末记者翁洹/图

武汉的春天如约而至。

年春节,新冠疫情肆虐,近五万名武汉人突遭横祸,刘成宏也是其中之一。正月初九,在家等待床位的他血氧饱和度掉到85以下,呼吸困难让他求生意志减弱,甚至开始向女儿刘欣交代“后事”。当天晚上,救护医院门口,又因为没有床位将其送回,幸运的是,车上2个小时的应急吸氧,将他从缺氧的痛苦中救了出来。

绝望之际,刘欣发了一条朋友圈,求借一台救命的制氧机,凌晨1点20分,一台旧的制氧机被送到了刘成宏家里,绿色的开机指示灯亮起来片刻后,氧气被缓缓地送到刘成宏的肺里,刘欣知道,这一天总算是熬过去了。

那台制氧机的主人是刘成宏单位退休的同事老周。作为一名慢阻肺患者,制氧机已是他的生活必需品。在得知情况后,他让家人第一时间将制氧机送了出去。老周患病已经10年,太能明白缺氧是怎么样的痛苦。严重的时候,每一次呼吸都是生不如死,肺泡如同瘪下去的气球,新冠肺炎病人的缺氧,更是这类痛苦的加速和放大。

生活酿成无数遗憾,刘欣在酒店隔离期间,老周不幸感染新冠病毒去世。如今,刘欣已解除隔离回家,父亲也康复在望,只不过那位在他们溺水时递出一块浮木的老人,却等不到他们的感谢了。

此次新冠病毒进展到重症及危重症阶段,往往引发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及时的氧疗措施成为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然而疫情突发,患者基数过大造成医疗资源极度紧张,相应氧疗救治的医疗器械面临供需缺口,大型医疗企业如欧姆龙健康医疗(中国)有限公司,在2月5日通过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紧急捐赠给武汉医用制氧机台、压缩式雾化器台,以缓解医疗器械不足的问题。独木不成林,随着四方驰援力量汇聚武汉,爱心浮木筑成方舟,载着更多的如刘成宏一样的患者,突破风雨,平稳驶向波澜壮阔的新生活。

02

离开的,留下的

在武汉封城的一个多月里,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生离死别,老周的病逝在刘欣心中投下一片淡淡的阴影,也让她首次了解到慢阻肺患者这个群体。

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COPD,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情严重者受疾病影响,生活质量较差,需要进行长期氧疗,去年4月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CPHS)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慢阻肺患病人数近1亿,已经成为仅次于高血压、糖尿病的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与健康人状态相比,慢阻肺患者本身免疫力较差,在新冠病毒流行之时,更易感染病毒、细菌、非典型病原体,从而引起气道炎症和系统性炎症,加速肺功能的恶化,进而影响全身免疫系统、甚至引发死亡。2月27日广州市新闻办举行的疫情防控专场新闻通气会上,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院士答记者问时表示,危重症病死率比普通病人危险系数高9倍,特别是有慢阻肺、高血压、心脏病等合并症的危险系数会高好几倍。老周便是这些不幸感染者中的一例。

近期在医学论文预印本平台Medrxiv上,钟南山院士、何建行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结合全国31个省例新冠肺炎患者的分析,约1/4的新冠肺炎患者合并有基础疾病,这个比例在16%的重症患者中更高,达到1/3,恰巧吻合了有基础疾病的群体是新冠病毒肺炎病死率比较高的群体这一现象。

钟南山院士、何建行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发表的《Comorbidityanditsimpacton1,patientswithCOVID-19inChina:ANationwideAnalysis》中数据分析

慢阻肺患者这个群体,在疫情期间的生存几乎可称作是“如履薄冰”。所幸的是,近期非新冠肺炎患者医疗救治逐步开展,众多慢阻肺患者的常规医疗和防范措施日益受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xxls999.com/etfyzl/5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