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肺炎治疗介绍 >> 儿童肺炎治疗 >> 正文 >> 正文

好消息北京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清零

来源:肺炎治疗介绍 时间:2021-11-12
北京荨麻疹医院地图 https://m-mip.39.net/drug/mip_8589988.html

4月3日,医院在院治疗的最后一例本地病例治愈出院,至此,北京本地新冠肺炎在院确诊病例清零。截至4月3日24时,北京已连续64天无新增报告本地确诊病例。

回顾

年12月中旬,本市新增一位从香港抵京的输入病例,朝阳区拉响“警笛”。年12月23日,一位家住在顺义区的病例在主动检测中被确诊为无症状感染者,年1月17日,大兴区新增两例本地确诊病例,天宫院街道融汇社区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封闭管理。

“首都疫情已经出现多点散发零星病例状况,防控面临重大考验,首都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必须以应急状态时刻拧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年12月25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说。

疫情的有效控制,离不开精准、迅速的流调溯源工作。一天天的疫情通报,一根根的流调线条,向公众传递着疫情形势的走向,以“未知”预警风险,以“确知”安抚人心。

“朝阳区散发疫情病毒均属L基因型欧洲家系分支1,为同一传播链。”“此次疫情为一起由1例印度尼西亚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导致的,在顺义区多个点位发生续发病例,并在顺义区金马工业园造成的局部聚集性疫情。”“大兴区报告2例确诊病例病毒为英国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感染源初步判定为境外输入。”

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的通报总是让人印象深刻。短短几句话,勾勒出明晰的传播链条,给市民吃下“定心丸”。而在此寥寥数语背后,则是疾控部门工作人员不眠不休的追问和求索。

风雨同舟、勠力同心的抗疫斗争,显示出首都人民战胜疫情决心和勇气。1月13日,朝阳区汉庭酒店大山子店宣布调整为低风险地区;1月30日,顺义区中风险地区实现清零;2月9日,大兴区天宫院街道融汇社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庞星火在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全市所有地区均为低风险地区。

根据4月4日北京市卫健委发布的通报,至4月3日,朝阳区已连续95天无新增报告病例,顺义区已连续74天无新增报告病例,大兴区已连续64天无新增报告病例。

救治

一年多来的实战,医院的医护人员对各个收治救治环节早已烂熟于心,不过,面对每一位新到的患者,他们还是付出了更多的心思。

“我什么时候能出院?为什么我的血氧一直在降?”这是患者问得最多的问题,医院感染二科护士长王颖有自己的办法,“您的体温已经正常好几天了,各项化验数值、CT结果,都比入院时要好。我会天天来看您,咱们心情要放松,病情一定会好起来。”

为了让老人生活更舒适,每个病房都贴心地配备了专门的热水壶,一套专门适合老人的健体操也被设计出来。医院护理部主任张志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患者来到病房,这里就是他们的家,我们就是他们唯一的亲人。”

本轮疫情中,有不少年幼的孩子,这给医护人员带来了更大的压力。知道孩子们要来,医护人员细心地提前将病房的安全措施提升了一个等级,床边围挡加高,电源插座全部封上。最小的患儿只有8个月大,高烧不停哭闹不止时,医院选派了儿科、感染科医生双查房,当起了“临时妈妈”。整天整晚抱在怀里,在屋里来回走着、拍着,看到孩子的小屁股红红的,就减少给孩子穿纸尿裤的时间,每次尿便后用温水冲洗。很快,烧退了,皮肤明显好转。

在医院隔离病房靠近出口的地方,有一个专门沐浴更衣的房间,护士们称其为“快乐小屋”,准备出院的人可以在里边洗洗澡,对随身物品进行消毒,这是出院前的最后一道程序。“来到这个房间,就意味着新生活的开始,我们希望大家都能快快乐乐地出院,一切都会好起来!”张志云说。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xxls999.com/etfyzl/86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