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原特点
1.1猪支原体肺炎(株)的分离
该毒株分离于年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猪肺炎支原体强毒株人工感染发病的号二花脸猪,经3次克隆培养,无细胞培养代次,人工致弱为弱毒菌株。
经何正礼、金洪效、邵国青等3代科研人员深入研究,并通过大量的实验室与临床试验,证明株安全性稳定,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1.2基因特征的研究完成了弱毒株的生物标记
邵国青等()以SDS-PAGE比较弱毒株与强毒株及模式株蛋白组成的差异,以脉冲场电泳检测弱毒株染色体的分子量,同时克隆了株P46基因,通过测序分析和RAPD试验,探讨弱毒株的变异规律。
结果表明,经过漫长的致弱过程,猪肺炎支原体的毒力基因发生改变,弱毒株具有独特、稳定的基因特征,通过分子基因手段标记的、“猪肺炎支原克隆致弱株”于年2月5日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4)。
1.3独特的无细胞培养技术克服了支原体疫苗的生产瓶颈
支原体的培养难度很高,乳兔肺组织苗不可避免地含有较多杂蛋白质,而其他同类疫苗多需要采用浓缩手段才能达到所需抗原滴度。
年,金洪效研究员等以变通的Switzer氏培养基分离到猪肺炎支原体,在当时被多方采用。
这种无细胞的培养技术经多次改进,形成了目前所采用的江苏Ⅱ号培养基,该培养基适用于支原体疫苗的大规模生产,并使株与同类疫苗相比具有高纯度、高滴度、低价格的优点。
2
作用机理与免疫机理
支原体强毒的早期感染过程,首先附着在纤毛的上端,导致细胞病变、纤毛萎缩、功能受损,进一步发展会破坏黏膜层,导致其他病原菌易于侵入而引起继发感染。猪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大量淋巴细胞在各级气管周围及肺泡中聚集、增生,引起咳嗽或气喘,肺炎支原体抑制被感染细胞的代谢,溶解破坏肺泡结构与淋巴小结,留下永久性的组织伤痕,表现出明显的肺部实变和免疫抑制。猪支原体肺炎(株)活疫苗具有特异的占位效应与主动免疫反应,形成了抵御强毒支原体感染的坚强壁垒。占位效应无论是强毒疫苗株还是弱毒疫苗株都只能黏附在气管、支气管、肺泡等上皮细胞表面的受体上,而不进入组织和血液。仔猪在出生后5~7d,不会自然感染肺炎支原体,活疫苗弱毒株通过肺内注射直接到达肺泡黏膜表面,在肺泡细胞表面形成优势占位,借助黏膜蛋白等营养物质大量繁殖,最终占据肺泡表面所有可占用的空间(大约需1~2周时间),同时,这个过程伴随机体发生局部黏膜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此时,如果仔猪再次吸入感染肺炎支原体野毒,肺泡表面已缺乏可占据的空位,被抗体中和、淋巴细胞吞噬或衰竭死亡,从而减少气喘病的发生。免疫机理支原体的免疫反应可以分为3种,即体液免疫(循环抗体)、局部黏膜免疫(分泌型IgA)以及细胞免疫。疫苗通过肌肉注射,也可产生较高的循环抗体水平。但从有效防治气喘病的角度来说,仅有较高的循环抗体水平是不够的,还必须对靶器官如呼吸道和肺部进行重点免疫保护,因为循环抗体很难有效到达这些靶器官,所以,还必须依赖靶器官的局部黏膜免疫和细胞免疫。经研究证明,猪支原体肺炎(株)活疫苗能同时刺激产生3种免疫效应,免疫猪群饲料转化率提高、肺部病变明显减少,日增重显著提升,有效预防猪气喘病。3
疫苗特点免疫效力坚强而持久,只需正确接种1次,便可在2周内产生保护力,1个月抗同群感染,2个月抗强毒感染,免疫期可达6个月;安全性更好,采用获国家专利的猪肺炎支原体克隆致弱株。及无细胞培养技术,疫苗纯度高,较乳兔肺组织苗更安全;相对进口灭活疫苗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在长期使用中会给养殖场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4
使用方法
猪只在未感染肺炎支原体强毒时,免疫该活疫苗效果佳,建议5~15日龄仔猪免疫1头份,如因某些原因(如支原体强阳性猪场或免疫不确实等)导致免疫效果不确定的,可以在60日龄加强免疫1次。接种时,需采用肺内注射,使用疫苗配套的专用注射针头,从肺脏所处位置中间部位的肋间隙垂直进针注射(无操作经验者可按右侧肩胛骨后缘沿中轴线向后2~3肋间,垂直进针是指入针方向与猪体皮肤呈90°),每头猪换1个针头。使用时按瓶签注射头份,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每头猪注射0.5~1mL。免疫前后1~2周禁用抗支原体的药物(如土霉素、壮观霉素、卡那霉素、林肯霉素、泰乐菌素等)、饲料和添加剂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dxxls999.com/etfyzl/9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