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妆品企业如何走好绿色发展转型路?
《中国化妆品》杂志|何欣洋化妆品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出自两个方面,一是包装,二是成分。作为每天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品,化妆品与食品、药品等健康产品类似,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不只会影响消费者的健康权益,还可能对水文、土壤、大气环境等造成可逆或不可逆的影响。
美妆包材
精致浪漫的环境负担
据统计,化妆品行业约70%的废弃物来自包装,其中只有约5%左右能被回收,剩下的95%的包装材料要么被减少回收、焚烧,要么被送到垃圾填埋场,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里慢慢分解。目前,已被欧盟委员会“亮出黄牌”的化妆品包装材料主要有以下两种:
1.微塑料
“微塑料”一词于年由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海洋生物学家理查·汤普生教授提出,用于指代直径小于5毫米,肉眼难以分辨的塑料碎片。微塑料造成的环境污染,是目前科学界和大众最关心的话题之一。
微塑料主要来源有两类:原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原生微塑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直接产生的微小塑料颗粒,例如化妆品、个人护理用品和清洁产品中的微塑料颗粒,而次生微塑料则是大块塑料垃圾在环境中分解、破碎后形成的微小颗粒(多为化妆品包材塑料)。这些难以分解的塑料碎片,一旦进入环境便难以清除。
年9月,欧盟委员会通过讨论多年的微塑料限制案,借由对欧盟REACH法规附件XVII的修改,限制微塑料本身及其相关产品在欧盟范围内的投放。这也是近年来,欧盟对微塑料污染做出的影响最大,波及范围最广的限制措施。
2.PLA
PLA(聚乳酸)是一种生物降解塑料,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和生物相容性,也具有良好的刚性和机械抗性,是目前主要使用的化妆品可生物降解包装材料之一,也被业内广泛视为良好的塑料替代材料。
相比于PET、PP或者PE这种几百年都不降解的塑料,PLA确实是可降解的,但条件非常苛刻,因此,在很多地区并不将其视为环保材料。
年5月31日,欧盟委员会颁布最终版《一次性塑料指南》,限制一次性塑料使用,禁止了包括一次性餐具、棉签在内的多种一次性塑料的使用,其中生物降解塑料也一同被禁止,无差别对待。
有毒成分
不当处置造成惨痛代价
化妆行业最广为人知的问题之一是有毒化学物质,在其精细化工的产业链中,化学物质的使用十分普遍,而随意使用和不当处置化学原料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破坏。如今,已有以下成分被欧盟或欧洲部分国家的美妆及个护行业“严令喝止”拒之门外。
1.三氯生
三氯生是一种被广泛使用于肥皂、牙膏、漱口水、化妆品、清洁剂等日用化工产品的抗菌剂,含量通常在0.10–1.00%之间。三氯生被广泛应用距今已有50多年了。在产品成分表中,三氯生还可能被注为三氯新、三氯羟基二苯醚、二氯苯氧氯酚、TCS等。
三氯生对藻类有剧毒,当暴露在水中并被阳光分解时,会产生致癌的二恶英;若暴露于氯中,会产生氯仿。此外,它对人体、水体、土壤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年,欧盟委员会禁止化妆品中三氯生的使用;年,欧盟委员会仍未批准三氯生可用作I类杀菌产品中的活性物质。
我国目前关于牙膏的国家标准是年2月1日开始实行的GB-,三氯生虽然在允许添加的防腐剂中,但明确不得超过0.3%,在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版)中,三氯生的最大允许浓度为0.3%。
2.对苯二胺
对苯二胺(p-Phenylenediamine),又名乌尔丝D,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8N2。对苯二胺与氧反应会产生新的颜色。对苯二胺对毛发中的角蛋白有极强的亲和力,使其在氧化过程中可更好固色,使染发效果更加持久。
但如果对苯二胺进入水源,则会造成多种水生物死亡甚至灭绝。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对苯二胺属于3类致癌物。欧盟虽然尚未宣布对苯二胺成分为致癌物,但已禁用了2-氯对苯二胺(及其盐类),即对苯二胺类染发剂有高致敏性,同样已被欧盟禁用。
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DBP广泛应用于指甲油的生产中,还被用于制造粘接剂、染料、杀虫剂、香料溶剂、织物润滑剂。它对水生生物有极高的毒性,它可能不断从材料中逸出,污染空气、水源、土壤乃至食品,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影响,还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
年12月18日,欧盟委员会对四种邻苯二甲酸酯(DIBP、DEHP、DBP和BBP)做出限制要求:在年7月7日后,含有DEHP、DBP、BBP、DIBP且其浓度大于或等于0.1%的玩具或儿童护理用品,不得投放市场。年1月23日,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在高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xxls999.com/fyzlzq/11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