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___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变化,如何做好应对新冠肺炎患者的手术护理流程,已成为手术室人的关心和期待的焦点。新疆医院面对疫情新医手术中心依据最新的手术室新冠报道以及指南和防护标准,经过新医大一附院手术室专家团队的讨论和协商,医院管理经验,根据新疆对新冠的预防和控制,结合本地的专业特点,制订出手术室应对新冠肺炎患者手术室护理流程及管理,供本系统的手术室人员使用,为共同战胜疫情,我们加油!
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
(一)传播途径
1.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的飞沫传播;
2.可通过人与人接触传播;
3.气溶胶传播:因气溶胶不因重力作用而沉降,可长期悬浮于空气中,在密闭环境下,可通过此途径传播;
4.可能通过消化道传播。
(二)传播特点
1.人群普遍易感。
2.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中均可发生。
3.与接触病毒的量有一定关系。
4.对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病情发展快,发病严重程度高。
5.对紫外线和热比较敏感。56℃作用30min、75%的乙醇、含氯消毒液、过氧乙酸、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但氯己定不可以。
二.手术室应对新冠肺炎患者手术的流程
(一)手术物品准备
1.一次性物品准备:一次性敷料
2.手术器械包:按常规手术所需准备
3.必须使用的仪器设备
4.消毒用物:喷洒壶、过氧乙酸与含氯消毒液及盛装该物的合适容器
5.各种体位垫、棉垫
6.负压吸引器2套:患者头部与术中使用各备1套
(二)手术人员的准备
1.手术室护士备3-4名:手术间内1-2名,缓冲间1名,室外1名
2.着装准备(见下图)
3.穿衣流程(见下图)
(三)手术间与环境准备
1.首选负压手术,手术间门外贴标识,注明“COVID-19”(负压手术间适用于气性坏疽,空洞性肺结核,新冠等经过空气传播的手术)。
2.在无负压手术间的条件下应选择独立净化机组的手术室,术中关闭手术净化系统。
3.无层流普通手术间应尽量选择空间位置独立的手术间进行。
负压手术间的功能
负压手术间内压力≤-5Kpa
由此推断正负压的关系:手术间外的空气可进入手术间内为负压,而负压手术间的空气不可流向手术间外。
(四)接患者流程
1.由手术室护士去病房接患者(护士按二级防护穿戴)。
2.接送患者设专用平车。
3.选用一次性床罩将患者置于半密闭的平车中(主要是对周围环境的保护)。注:使用一次性床罩,不是全密封。
4.患者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5.手术室护士将患者由病房通过手术室污染电梯直接送入负压手术室。注:接送患者的医护人员将二级防护服脱至在污物廊中,放入双层黄色医用废物袋并扎紧,废物袋外层标记“COVID-19”的标识,单独放置。
注:医院选用负压手术床(见下图)
无条件者可选用床罩代替负压(见下图)
6.手术前在回风口过滤网处适量喷洒0.1%含氯消毒剂。
(五)术中防护措施
1.术前1小时开启负压状态方可使用。
2.精减手术人员,杜绝参观人员。
3.麻醉医生、手术医生、手术护士按三级防护的要求穿戴。
4.术中使用的敷料均为一次性敷料。
5.麻醉医生在插管时头面部戴防护面屏,防止插管时患者分泌物喷溅感染。
6.术中防止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地面。
7.手术期间如使用电刀,配置电刀吸烟装置或使用吸引器吸烟,目的是减少气溶胶的扩散。
8.工作人员预防针刺伤。
9.避免工作人员戴手套随处触摸。
(六)患者术后的处理流程
1.接送手术患者的护士按二级防护要求穿戴。
2.将术后患者放置于半密闭的专用手术平车中转运,有条件者可使用负压转运车。
3.插管的患者由麻醉医生准备呼吸囊、氧气袋,按二级防护要求穿戴,与手术室护士一同将患者送回ICU负压病房或感染病区负压病房。
4.麻醉医生与手术室护士返归后,可将防护服脱至缓冲间统一处理。
5.将使用后的平车推至负压手术间一同进行熏蒸后进行擦拭消毒。
(七)手术间的术后处理
1.标本处理流程见下图
2.将所有使用的防护用物置于双层一次性黄色医用废物袋中,鹅颈节法扎紧袋口,外贴“COVID-19”的标识。
3.工作人员脱去衣物与手套,按七步洗手法进行洗手、手消毒。(见下图)
4.手术间所有的物体表面、操作台等可用0.1%-0.2%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
注:擦拭后需保持30min,再用清水进行擦拭。
5.手术间地面用0.2%-0.5%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
注:擦拭后需保持30min,再用清水进行擦拭。
6.有患者体液、血液等污染的物表,直接使用0.2%-0.5%的含氯消毒剂处理。
7.关闭手术间层流系统(负压系统)。
8.手术间密闭后用15%过氧乙酸7ml/m3进行熏蒸2-4小时。
9.熏蒸后再对手术间进行擦拭,开启正压空调(新风净化)进行循环消毒。
10.手术结束后使用0.1%含氯消毒液喷洒过滤网进行消毒。
11.负压手术间使用后需通知设备科工作人员更换高效过滤器。
12.将手术间灭菌消毒后通知感染科工作人员进行物表培养及空气培养,结果合格后方可使用。
(八)使用后的器械处理
1.术后器械使用保湿剂喷洒。
2.将使用后的器械及敷料放入双层黄色医用废物袋并扎紧,外贴“COVID-19”的标识。
3.在废物袋外层标记“COVID-19”的标识,使用0.1%含氯消毒液喷洒,单独放置。
4.电话通知次供应室及时收取并进行后续消毒处理。
三.公共区域的处理
1.门把手,各种开关,电话机用0.1%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
2.污物电梯由保洁公司进行消毒处理(电话通知)。
3.垃圾分类,医疗垃圾放置指定区域,统一处理,不可污染公共区域。
4.值班室,更衣室及其他无层流的辅助用房使用紫外线消毒1小时,每日两次。
引用规范性文件:
1.WS/T-,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2.GB-,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3.版手术室护理指南:手术室环境物表清洁与消毒。
4.GB-,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5.WS/T-,医疗机构环境物表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
6.WS/T-,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内容转自:新医大一附院中心手术室
参与人员:邵丽张丽李丽刘惠吴星张秀华汤婷
抗击肺炎疫情,洁净园在行动!
欢迎在评论区点赞留言,为武汉加油!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xxls999.com/xefyzl/6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