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专家:医院呼吸科佘丹阳教授
01
新冠肺炎的激素该不该用,如何应用?
就激素治疗而言,如果早期使用激素,虽然可能可能会减轻早期的免疫损伤或延迟免疫损伤的时间,但同时也会造成免疫识别延迟、抗病毒免疫应答抑制、病毒的复制时间延长、病毒载量增加,虽然最初的症状减轻,但会为后续的病情恶化埋下隐患。当免疫识别建立、免疫损伤发生时,如果病毒复制没有受到抑制、病毒载量仍然很高,使用糖皮质激素虽然可以减轻免疫损伤但同时也加速病毒复制,同样不会获得好的效果。
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激素有可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一是外源性抗病毒药有效抑制了病毒复制,但自身免疫攻击仍然得不到控制时;二是强烈的自身免疫反应产生了大量中和抗体抑制了病毒复制,但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脏器损伤时。
所以要掌握好激素的使用时机,至少要掌握好两方面的信息,一是病毒方面的信息,即肺内病毒载量的情况,目前的定性PCR不能完成这方面的任务,必须开发定量PCR测定重症患者气管吸引物或BALF中的病毒拷贝数;二是机体炎症反应的情况,这个可以通过监测血、气管吸引物或肺泡盥洗液中的炎症因子来判断,淋巴细胞计数的减少到底是病毒造成的损失还是自身免疫反应的结果还有待于进一步分析!当病毒拷贝数很高时首先要解决病毒复制问题,只有当病毒拷贝数很低而炎症反应剧烈时才是使用激素的好时机!
02
新冠肺炎在治疗过程中,有时会病情反复,有时会突然加重,原因是什么?
先谈谈我对新冠感染的一点想法。总体感觉,这次的新冠肺炎个体间临床表现虽然有比较多的相似处,但严重程度和进程差别非常大,既有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又有迅速出现多脏器损害的危重患者,还有起初表现轻微突然病情急转直下的患者,这可能提示这种新型病毒感染后的病理生理机制是多样化的!个人认为至少有三种情况:①病毒复制直接造成的细胞和组织损伤;②病毒感染后激发的免疫性损伤;③以上两种情况同时存在交织在一起,当后期继发其他致病原感染时情况还会进一步复杂化。
做为一种新的致病病毒,这种病毒最初侵入人体时可能不会产生非常强烈的反应,但是经过一周左右时间会逐渐被肌体的免疫系统识别并产生比较强烈的免疫反应(有点类似于登革热),而如果此前没有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此时就会出现前面提到的第三种情况,即病毒大量复制和强烈的免疫性损伤同时出现,病情往往就会急转直下。
03
氯喹的对-nCOV的抑制效果如何?是否具有应用前景?
目前氯喹体外病毒抑制试验的结果显示:氯喹对VeroE6细胞株内-nCoV的EC50和EC90分别为1.13μM(.45μg/l)、6.90μM(.10μg/l),(CellResearch;0:1–3;)。此外,氯喹的抗病毒活性研究还涉及了HIV、寨卡病毒、登革热病毒和冠状病毒OC43。
按照说明书推荐的治疗间日疟的治疗方案,疟疾患者服药后的全血峰浓度平均为(-)ng/ml(μg/l),健康受试者的全血峰浓度为(-)ng/ml(μg/l);按照类风湿关节炎的给药方案,大约需要3至8周达到约1μM(μg/l)的稳态血浆药物浓度。虽然上述按照上述两种两治疗方案,氯喹的血浆药物浓度(无论峰浓度还是稳态浓度)都仅能达到其抑制-nCoV的EC50(1.13μM),而无法达到EC90(6.90μM),但是,氯喹在红细胞中的浓度为血浆内浓度的10~20倍,在骨髓细胞、白细胞中的药物浓度(μM)大约是血浆浓度(1μM)的倍,在肝、脾、肾、肺中的浓度高于血浆浓度达~倍如果考虑到氯喹的这种体内分布特点,氯喹在肺组织和白细胞内的药物浓度均可以达到μM以上,已远远超过其抑制-nCoV的EC90,这对于治疗以肺为主要靶器官的-nCoV新冠状病毒感染是有利的。
另外,氯喹的免疫调节作用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xxls999.com/xefyzl/6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