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黑的第23篇养生文章
各位亲爱的朋友们,你们昨天吃的菜市场买来的食物真的安全吗?
让我用一个小故事来引出今天的主题——识别常见含甲醛食品,远离“Cancer食材”。
张阿姨是我们社区的一位退休职工,平时除了散步、跳舞,最喜欢的事就是逛菜市场。她总说新鲜的蔬菜水果和各类腌制品才最有风味。
可就在上周,张阿姨突然得了怪病,总觉得喉咙痒,时不时地干咳,身上也长了一些红色的疹子。医院检查,医生诊断她得了“化学性皮炎”,并建议最近有没有接触过含甲醛的食物。
原来,张阿姨经常吃的那些菜市场食品中的甲醛残留超标了!
什么是甲醛?它究竟有多大的危害?
为什么会出现在我们的菜市场食品中?今天我就和大家详细聊一聊这个话题。
甲醛属于一类致癌物质,经常食用含甲醛食品很容易导致肿瘤。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明确,甲醛是人类致癌物的一种。
它主要通过损伤人体造血干细胞,影响机体新陈代谢。当甲醛浓度达到一定程度,还会引起头晕、眼干、咽干、胸闷等症状。可见,甲醛的危害是致命的。
但是奇怪的是,为什么商家还要在食品中添加如此有害的甲醛呢?
这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甲醛具有很强的防腐作用,可以帮助食品保持形态;二是甲醛可令食物更加富有韧性和爽脆口感。
为了物美价廉,牟取高利润,一些不法商贩就向食品中添加甲醛了。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菜场最常见添加甲醛的食品主要有5大类:
第一类是冷冻海鲜。为了遮盖海鲜在运输过程中质量下降的事实,有些商家会用甲醛水浸泡海鲜,使其再次“焕发青春”。
大家一定要当心,最好通过气味来判断。如果海鲜闻起来刺鼻,或者摸上去硬邦邦的不能弯曲,那绝对已经“喝下一大杯酒”了!
第二类是色泽鲜艳的腌菜。我们都知道,天然的腌制食品颜色不可能特别鲜亮,否则多半就是人工添加了化学助色剂或者防腐剂。
所以在购买腌菜时,务必避开那些红彤彤黄澄澄的,专挑颜色正常的。也可选择品牌制造商的真空包装食品,比较放心。
第三类是密封性很强的预包装蔬菜水果。之所以要把菜果密封起来,主要是为了加入甲醛等防腐剂来延长保质期。
但是这种食物的危害远不止甲醛,还可能含有多种农药残留和细菌。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贪图它们的方便性,一定要选择散装的菜果。
第四类是有异味的大白菜。运输途中“烂尾巴”的白菜为了遮鸡,通常会在表面喷洒甲醛。
这种白菜外表很完整,颜色也很美,但是仔细闻一下就会有刺鼻异味。大家千万当心,有异味的白菜绝对不要购买!
第五类是加工熟食,尤其是火腿肠类的包装肉制品最可疑。因为长时间的储藏需要防腐剂,很多厂家都添加了超量的甲醛。
所以减少这种食物的摄入量,会大大降低健康风险。
面对居高不下的食品安全事件,我们作为普通消费者,该如何识别区分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方法:
多使用眼、鼻、口、手等感官器官。例如,鲜艳的颜色通常不自然;刺鼻的气味预示着化学物质;手感不对劲的蔬菜多半已经变质。
其次,要习惯读标签。添置甲醛的食品往往不会在成分表中如实标明,但我们可以从其他信息判断可能的风险。
再则,选择正规和信任的购买渠道。大型连锁商超和品牌直供要比小商小贩安全得多。最后,自己动手才是最好的。亲手烹调的食材,从选料到加工你我都能放心。
古人云:“食在于安,安在心中”。不管怎么防范市场上的不法添加,内心的安宁更为重要。我在此推荐大家一种来自古老传说的养生餐制法:
取一只活蹦乱跳的乌龟,用红糖和盐在体内腌制七七四十九天。每日邀三五知己,让它在桌上慢跑几圈即可食用。
相传此菜可大补精血,令人神清气爽。。。。。。
诸位且慢,我开玩笑的!其实我想表达的是食物的安全无需求全外部,养生的秘诀在于心安理得。
所以,与其惶恐不已,不如保持营养均衡的膳食与愉悦的心情。
我们都希望拥有健康的身体,但菜场食品的安全问题似乎无解。前些天,我的一个朋友小李深受这场“甲醛风暴”的困扰。
她买来一筐子水果回家,却发现几乎全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与变质,顿时怒不可遏!我劝她放宽心态,并建议她采购时多和商贩沟通。这能帮助厘清食材流转的细节,也让卖家有质量意识。
她听后很受启发,商超内是否也应开展类似的“消费者沟通日”呢?如果大家有好主意,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可以点个赞或者转发给更多的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xxls999.com/zlfyff/10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