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肺炎治疗介绍 >> 治疗肺炎的方法 >> 正文 >> 正文

王琳新冠肺炎疫情的民间文学新书写

来源:肺炎治疗介绍 时间:2021-11-10
北京哪些皮肤病医院好 http://m.39.net/pf/a_4781490.html
医院订阅哦!

摘要

在中国当代文化语境中,尽管民间文学经历着媒介变革所带来的挑战,但并不改变其作为本土文学和一个族群集体意识的结晶,可参与现代多元民族国家文化构建的合法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居家防疫带来的独特生产环境从时间、空间及情绪三个方面为民间文学的集中爆发提供有利条件。疫情下的民间文学在实用性和思想性上也具有特殊性,其呈现的新鲜特质为网络时代的民间文学提供一份特殊样本,为新民间文学的构建提供一个参考。

关键词

民间文学;新冠肺炎;网络;疫情

钟敬文说:“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它在广大人民群众当中流传,主要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具有自己的艺术特色。”社会发展,时代进步,民众的社会生活也不断发生变化,相应地,作为民众生活和思想情感载体的民间文学受时代语境的影响,亦呈现出不同的特质。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及其对民众生活的日益介入,新的民俗文化生态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民间文学概念的突破,邵宁宁、高艳芳等学者纷纷提出“新民间文学”“网络民间文学”等概念,从网络民间文学的“文人化”与“民间化”、网络民间文学的“广域性”“即时性”、新民间文学的“公共性”“匿名性”“即时性”“交互性”“生成性”等不同角度,诠释媒介变革带给民间文学的变化。学术界关于新民间文学的讨论各抒己见,但未成定论。年春节期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全面爆发,作为Ⅰ级重大突发事件,它不仅考验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公共卫生体系,也深刻影响着民众的生活和思想、情感,因而这一时期的民间文学既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特殊性,本文将对中国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民间文学之个性进行概括和阐释,以期为网络时代的新民间文学提供一份“非典型”样本,为新民间文学的构建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一、全民居家防疫为民间文学的集中爆发提供条件

随着手机、电脑在生活中广泛普及,网络日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涉及知识获取、信息和情感交流、购物、社交娱乐等方方面面。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文学有四个创作流传上的基本特征——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和传承性,网络时代的民间文学因为媒介的改变,口头性这一显著的外部特征在逐渐消解。尽管传统民间文学理论非常重视口头性,认为“民间文学可以被采集,以‘文字’方式出现,其真正的生命还是在‘语言’上,惟有还原到‘语言’的表达形式和情景,才能体会到民间文学的浓厚情感”,“只有在民众中口耳相传的民间文学才能真正展示其艺术和生活的魅力”,却不能改变因媒介变化而带来的口头性消解这一趋势。网络为民间文学的发展提供新的场域,也带来新的特质,许多新民间文学的理论构建正是基于这种因为网络介入而对传统民间文学所提出的挑战。年春节期间的新冠肺炎疫情犹如一面放大镜,将民间文学口头性消解这一趋势呈现并放大,全民居家防疫,民间文学依靠“口传心授”“口耳相传”的传统传播方式被完全中断,但民间文学并未消失,反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短短数月,涵盖了笑话、民谣、民歌、顺口溜、故事、相声、小品、歇后语等诸多体裁的民间文学作品大量涌现,可以说,疫情期间民间文学独特的生产环境为它集中爆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时间上: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民居家防疫,具有更多的“余暇”,有利于创作、传播和欣赏民间文学。年春节被网民戏称为史上最长的春节假期,全国人民不出门、不聚会,现代社会繁忙的生活节奏被按了“暂停键”,如何度过疫情期间的漫长假期?线上创作及阅读成为人们的选择之一。据阅文集团在年4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年第一季度有30多万人成为网文作家,同期生产的网络文学作品超过50万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xxls999.com/zlfyff/8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