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e,MP)是导致人类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潜伏期达2-3周,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在门诊呼吸道患儿中,有15-40%患儿感染MP,是小儿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
MP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感染后临床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鼻咽炎、支气管炎、肺炎等,严重的还会引发肺外并发症。由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症状并不典型,无法与其他肺炎相区别,因此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主要靠实验室检测。
目前实验室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支原体培养,血清学抗体,分子诊断方法。
2分子学诊断MP的优点
相比直接培养和抗体诊断,分子学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均高;检测速度快,有利于临床诊断及治疗,可作为MP实验室诊断的首选方法。
另外,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临床上逐渐分离出大环内酯类的耐药菌株,亚洲地区MP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形势严峻,上海地区,儿童耐药率80%以上;广州、浙江地区,MP耐药率65~70%左右。
研究发现,MP的耐药机制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的结合位点有关,其中在23SrRNA上的和两个位点的点突变,是引起MP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研究显示,MP耐药菌株感染患者与敏感菌株感染患者相比,不仅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和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起效时间均更长,且肺外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影像学显示病情更严重,从而带来治疗困难,治疗费用增高等众多问题。利用分子学方法在诊断MP的同时可以帮助临床判断耐药合理使用抗生素。
3检测须知
医嘱名:肺炎支原体核酸及耐药突变检测
开展时间:-8-1
样本类型:咽拭
收样时间:周一至周五,8点-17点
报告时间:5个工作日(根据样本量适当调整)
陈小颖马硝惟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xxls999.com/zyzlfy/4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