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肺炎治疗介绍 >> 中医治疗肺炎 >> 正文 >> 正文

野味肺炎导致武汉封城,一人嘴馋全球遭殃,

来源:肺炎治疗介绍 时间:2020-7-4
武汉新型肺炎(-nCoV)的最新消息:截止发稿前全国已确诊感染例,导致17人死亡。年的非典前3个月,广东确诊感染例,死亡5例。而这次武汉新型肺炎,从12月31日发现第一批肺炎病例到现在,感染者死亡者的数字一直在翻倍增长,速度快到让人心悸。22号上午10点确诊例死亡9例,仅仅过了一天,确诊人数就增加了人,死亡人数更是几乎翻了一倍。疫情地图上一个又一个省市被发现感染者,可以看到南方省市几乎已经全部沦陷,这场病毒扩散的速度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快!更令人不安忧虑的是,在前线被感染的专家王广发先生推测:武汉新型肺炎病毒很可能通过眼睛粘膜传播。对于近距离接触病人的医护人员来说有必要佩戴护目镜,否则会大大增加感染概率。这个恐怖的病毒让所有中国人在团圆喜庆的春节蒙上了一层恐慌和焦灼。疫情最严重的武汉选择了封城,关闭了机场、火车站等所有外出通道,室内公交地铁、长途客运、轮渡统统停运。那些奋斗在防疫最前线的医护人员,不仅回不了家,连最基本的生命安全都不能得到保障。据媒体报道,目前已经有超过15名武汉医护人员感染上了这种新型肺炎。

不断攀升的确诊感染人数,不断增多的感染地区…无一不在说明这次武汉新型肺炎病毒的高危险性。这场突如其来的病毒袭击,让所长梦回,想起了那年被SARS病毒肆虐的可怕记忆…

看到飞快增长的确诊感染数字,所有因为病毒陷入恐慌焦虑的人都忍不住要问一句: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次既非典后又一次病毒肆虐?是像末日电影里外太空来客携带的病毒?还是未知实验泄露的化学物质?然而,真实的答案并没有电影里那么曲折离奇,简单到不可思议,但又充满着讽刺荒谬。导致多人感染,夺走17条生命的病毒源头正是很多人爱吃的野味。早在20号时,83岁奔赴防疫前线的钟南山院士就提出了病毒来源野味的猜想,但具体是竹鼠、獾或是其他动物尚未可知。22日,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证实新型冠状病毒确实是来源于武汉一家海鲜市场非法销售的野生动物。今天凌晨6点多,北京大学等机构联合研究探讨后发现蛇是最有可能携带-nCoV病毒的宿主。万万没想到,继年吃野味吃出来的SARS后,在“吃”上百无禁忌、丧心病狂的中国人又搞出了一场“人祸”。比起“武汉肺炎”,所长觉得还是网友取的“野味肺炎”这个名字才更适合它。一切的起点,也是跟第一批染病患者息息相关的地方,是位于武汉的华南海鲜批发市场。虽然打着“海鲜市场”的名号,但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各种野生动物被关在笼子里公然出售。你见过的或者没见过的都有。野兔、野鸡、菜花蛇、刺猬、豪猪之流只能算是开胃小菜,没啥稀奇的。他们还卖土拨鼠,黄麂(鹿科的一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隶属国家三级保护动物的貉子。

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成易危物种的豹猫也成了盘中餐。曾经引起SARS的果子狸,依然照吃不顾。不知道他们是真心大,还是蠢到没边。在这个黑暗的海鲜市场里,40多种野生动物都被明码标价出售。网上曝光的“大众畜牧野味”餐厅菜单看得所长触目惊心:狗狸獾25元,鳄鱼鞭40元,骆驼峰20元,狐狸元,活狼仔25元,活果子狸元…商家还表示店里的野生动物都是活杀现宰,有需求的话可以给客户送货上门、代办长途托运。更让人细思极恐的是,贩卖野味的并不止这曝光出来的一家店,据知情人透露市场西区中部的一条长廊里遍布着贩卖野味的商户。还有网友曝光了其他区域餐厅的野味招牌菜《福寿汤》(煮的是蝙蝠)。不仅武汉野味盛行,广东也是野味大省。什么都敢吃的广东人,餐桌上多的是你没见过的“美味”。(鳄鱼尾)到了互联网发达的时代,连某宝上都有人在卖果子狸、乌梢蛇、鳄鱼肉。可见如今吃野味已然成为了一种潮流。看到这些为了捞钱公然售卖野味的商家和美滋滋吃着野兔和獾子的食客,所长不禁感到愤怒又无力。年SARS事件的血泪教训还不够深刻吗?当年就是因为有人吃了一只染上蝙蝠携带病毒的果子狸,爆发了21世纪最恐怖的传染性疾病SARS,足足有人被感染,人不幸在这场人祸中失去生命,国内更是有多名医护人员牺牲在了防疫前线上…仅仅过去了17年,这些人就把当年挨过的巴掌给忘得干干净净,不知死活的人跑去吃野味,真是蠢到了极点,也坏到了极点。为了满足一时的口腹之欲,却要让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为ta的无知行为买单!明明之前已经得到了惨痛的教训,也知道吃了会有风险,而且又不是活在没吃没喝的饥荒年代,这些人为什么非要去贪那一口野味?是牛肉不够嫩,还是炸鸡不够香??那些执念吃野味的憨憨到底是啥奇葩心理?为什么中国人戒不掉野味?国人吃野味的历史由来已久。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远古人类(不仅是中国人)的主要食物来源就是野生动物,大家靠捕食野生动物获取蛋白质和脂肪。那时候吃野味是为了活下去。但由于原始社会医疗条件差,野生动物身上病毒多又没有经过高温烹煮,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远古人类的寿命。据说40到50万年以前的远古人类平均寿命是15岁,放到现在来看,甚至还没有成年…到了古代,野味某种意义上成了身份地位的象征,变成了只有达官贵族才能吃上的好东西。但即便是吃了这么多”山珍海味”,古代贵族的寿命也很堪忧,甚至可能还不如普通劳动平民。随着几千年时代文明的进步,餐桌上的野味逐渐被驯化饲养的家畜家禽取代。但如今却仍然有大批人热衷于吃野味。出现这种文明倒退的行为的背后,不外乎有3个原因。一是猎奇心理。人难免都有好奇心,吃惯了常见的家禽家畜水产,看到少见稀有的野味就想试试味道。二是炫耀炫富心理。有的人对野味欲罢不能是为了所谓的面子,吃的野味越是稀有,自己就显得越牛逼,面子越大。(年被警方查获的熊掌)有些人甚至以吃野味为荣,觉得吃别人没吃过的东西倍有面,也有了炫耀的资本。三是靠物质来实现高阶层的需求。中老年人这批群体,尤其是在小城市,没办法靠自己的能力来满足高阶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因此吃猎奇珍稀的野味就成了满足精神需求的一种方式,可以让他们在聚会里侃侃而谈,得到别人的尊重,找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四是无知,迷信“以形补形,吃啥补啥”,吃野味还能延年益寿。广东省林业局曾做过一次调查:在吃过野味的人里,45.4%的人都是为了补充营养,滋补养生。在地球上生存了万年的古老物种穿山甲,因为据传鳞片有“催乳”的效果,多年来一直遭到疯狂捕杀。年数据显示,我国穿山甲数量在25-只左右。但到了年,穿山甲数量减少了90%,在我国大陆地区已经呈功能性灭绝状态。尽管官方采取了各种措施,但由于食客对吃穿山甲大补的执念和巨大利益的驱动,偷猎者对穿山甲的捕杀屡禁不止。BBC纪录片调查显示,每5分钟就有一只野生穿山甲被捕获。为了方便剥鳞片,甚至有人会把穿山甲活生生放在沸水里烫熟…残忍到极致。每年都有数十吨穿山甲鳞片被卖给厂家制成各种药物。然而讽刺的是,穿山甲的鳞片其实跟人类的头发、指甲成分差不多,吃了不会有任何滋补养生效果!鳞片被用来制药,血肉则被卖去餐馆,变成了餐桌上一道道“美味佳肴”。我国特有的两栖动物野生娃娃鱼因为“滋阴补肾”药用价值,一度被吃到濒危。虽然如今已经有了人工养殖的娃娃鱼,但在一部分人眼里,野生的永远比家养的营养价值更高,依然有大量野生娃娃鱼在被偷猎贩卖。为了吃到珍稀的熊掌,大批野生黑熊在还活着的时候被人砍下双掌,然后随意丢弃,最终因流血过多而死。有的偷猎者留下了黑熊的性命,但对于黑熊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幸运的事。它们身上被打出一个个血洞,人类把金属管伸进它们的胆囊中,长期抽取着胆汁。谁也无法想象这些动物们忍受着怎样生不如死的痛苦…为了品尝到昂贵的鱼翅,一条又一条鲨鱼被活生生的切下鱼鳍,然后被当成垃圾一样扔进大海。鱼鳍是鱼类在水里生存的重要器官,失去鱼鳍的鲨鱼,公认的海上霸主,最后却只能无力的淹死在海里或因为失血过多而死亡。为了拿犀牛角入药,10年内超过头犀牛被猎杀,如今在南非幸存的犀牛不到2万。为了偷取象牙做成工艺品和制药,大批的非洲象被偷猎者直接砍掉脸,最终流血过多失去生命…在众多野生动物里,被贴上“壮阳”标签的野味尤其受欢迎。中年男人们因为对壮阳的病态迷信,从虎鞭鹿茸到鸟雀蚂蚁,管它是不是国家保护动物,管它是不是违法,只要听说能壮阳,一个个掏钱掏得比谁都快。讽刺的是,目前没有任何科学实验能证明野生动物有壮阳效果。然而很多物种却沦为了利益的牺牲品,被那群愚昧无知的中年男人逼得几乎灭族…因为那些爱吃虎鞭喝虎骨酒的中年油腻男人,如今中国的野生老虎加起来不过50只左右,华南虎基本灭绝,东北虎堪堪剩下20来只。有“亚洲之蛙”之称的虎纹蛙因为能“稳精壮阳”,被吃成了濒危物种,年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这里所长给大家科普下物种濒危等级,主要分为:低危,易危,濒危,极危,野生灭绝,灭绝,咱们的国宝大熊猫目前还属于易危物种。虎纹蛙却已经到了濒危的地步。即使数量剧减,年还有人在偷偷捕猎虎纹蛙售卖。民间传说能滋补壮阳,极大提高男性性能力的禾花雀(学名:黄胸鹀),年还是无危,但由于滥捕滥杀,到了17年已经成了极危物种。中年男人们对男性生殖器的病态崇拜,对野味能壮阳的可怕迷信思维,成了上万物种濒临灭绝的罪魁祸首。真想建议专家们出来宣传下,野味不仅不能壮阳,还会导致阳wei,不孕不育生不出儿子,所长相信那群愚昧无知的中年男人们看到后肯定第一个站出来抵制野味野味背后扬起的死神镰刀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土里钻的,也不管是不是珍稀保护动物,只要是个活的就能被宰杀烹煮,然后制作成一道道价格不菲的“珍馐佳肴”。(果子狸)然而那些忙着吃野味尝鲜、炫富,做着延年益寿、壮阳补肾白日梦的人却不知道,吃野味背后隐藏着多么可怕的风险…我们平时吃到的家禽家畜,在人工养殖过程中拥有安全单一的饲养环境,每个环节都进行了规范法检查,这才保证了食物的安全性。而野生动物生长环境复杂,没有经过任何动物检疫,它们体内外会携带大量的寄生虫和未知病毒细菌,甚至还可能携带禽流感。不管是直接接触还是食用都有极高的风险被感染。有爱吃野味的人可能想反驳所长:不是说高温可以杀菌消毒吗,把野生动物的煮熟不就没事了?还是tooyongtoonaive啊,首先宝宝们要知道有些病毒细菌是高温杀不死的,甚至能在高温中生存很长时间。野生动物的寄生虫大多生长在血液,肌肉,内脏中,光靠煎炒烹炸根本没有卵用。(野生侏鸬鹚解剖后在胃里发现了一堆寄生虫)其次,在烹制野味的过程中,人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野生动物的活体、生肉或体液,这都会导致感染野味携带病毒的概率大大增加。我们国家的二类保护动物猕猴看起来人畜无害的样子,但有10%-60%的可能携带B病毒。被它咬一口或挠一下都可能会导致感染。有调查数据显示目前超过70%的新发传染病都是来源于野生动物携带的病毒。感染了约万人,夺走了超过3万人的生命的艾滋病病毒来自于非洲喀麦隆的黑猩猩及大猩猩。比艾滋病还可怕,曾经杀死多人的埃博拉病毒,源头则是一群蝙蝠。从中国广东蔓延到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的SARS,在经过14年的研究才发现真凶是一群生活在云南昆明地区的中华菊头蝠,它们身上携带的病毒传染给了果子狸,然后果子狸又传染给了人类。

年,发现SARS病毒源头的作者在论文中提到:未来很有可能再次爆发类似SARS的致命性疫情,警告所有人“尊重自然,不应破坏野生生物栖息地,不应该贩卖野生动物,这样才能避免潜在传染病。“

可惜的是,这份苦口婆心的劝诫并没有让那些沉迷于靠吃野味壮阳补身的憨憨清醒过来。

仅仅过了3年,历史重蹈覆辙。狂妄自大,愚昧无知,学不会吸取教训的人类受到了来自病毒的报复,再次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很多人并不知道,病毒作为在地球上生存了三十多亿年的古老生物,它比我们人类更早存在,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复杂,至今我们也无法辨别出所有的病毒种类。当一场病毒开始肆虐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它从何而来。当它悄悄离开的时候,我们也不知道它为何而去。我们也无法预测下一次又会出现什么新型病毒,新的传染病。面对未知的病毒,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持警惕和敬畏之心,不轻视任何一个物种,对大自然保持敬畏。现在我们能做到的,也是最需要做的就是拒绝野味,这既是在保护那些濒危的野生动物,也是在放我们自己一条生路。为了自己的健康,为了家人的生命,为了全人类的安全,为了保护我们共同生存的大自然。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对野味说“不”!一起转发呼吁抵制野味点个,让野味消失在餐桌上!支持立法禁止野味买卖的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xxls999.com/zyzlfy/58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