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诊疗方案
诊疗技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
小编带大家一起深入了解一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的呼吸支持、循环支持、康复者血浆治疗等治疗技术。
一
呼吸支持
呼吸支持
及时给予有效氧疗措施包括鼻导管、面罩给氧和经鼻高流量氧疗。
新冠肺炎患者刚开始进行氧疗,不见效的话,再进行高流量鼻导管氧疗或无创机械通气,如果还不起作用,就用有创机械通气。
若是有创呼吸机也解决不了问题,就要用到ECMO(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肺”),通过一个体外机器代替肺部进行气体运输和交换。
从氧疗到高流量给氧或无创呼吸机,到有创呼吸机,再到ECMO,对病人呼吸支持的力度是从小到大。
科普知识
高流量给氧:指在常压下,通过佩戴专用吸氧面罩进行吸氧治疗的方法。相对于普通吸氧面罩吸氧而言,高流量因气体吸入管道与排除管道相互独立,故面罩内的氧气浓度要高得多。而高流量吸氧与高压氧相比,虽血液氧容量不及后者,但因高流量吸氧不进入高压仓,治疗上更方便、安全,而尤其自身优点。
高浓度吸氧为35%,主要靠病人肺的力量和肌肉力量呼吸,适用于1型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又称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英文缩写。CPAP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SAS)及相关疾病,这些疾病所引起的血氧饱和度下降、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副交感神经张力下降血液二氧化碳浓度升高、PH值降低以及胸内负压增高,严重影响各种重要脏器功能。特别是脑功能、心血管功能首受其害。它可承担病人一半或70%的呼吸做功。
气管插管接有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是属于呼吸机的一类,有创呼吸机又称多功能呼吸机。当生物体自主呼吸不能满足正常生理需要时,用来支持人体或其他动物体呼吸。适用于各类医疗机构;用于心肺脑复苏的呼吸支持;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呼吸功能不全或氧合功能障碍;术中、术后呼吸支持;其他需要呼吸机治疗者。病人需保持充分镇静,呼吸做功%由机器承担。
体外膜肺氧合(ECMO):俗称“叶克膜”、“人工肺”,是一种医疗急救技术设备,主要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以维持患者生命。
它的本质是一种改良的人工心肺机,最核心的部分是膜肺和血泵,分别起人工肺和人工心脏的作用,可以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长时间心肺支持,为危重症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ECMO是目前针对严重心肺功能衰竭最核心的支持手段。
使用ECMO相当于“从死神手里抢人”,具体来说有两种模式,一是采用静脉-静脉模式,静脉血流转到ECMO里,氧和后再回转到人体;二是采用静脉-动脉膜式,将病人的心肺功能都替代了,此时病人的心肺可以完全休息,慢慢恢复。
二
循环支持
循环支持
在充分液体复苏的基础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和尿量变化。循环支持可以帮助人体维持正常的生命体征,避免发生微循环障碍。
科普知识
液体复苏:传统液体复苏是指尽早、尽快充分进行液体复苏,使血压达到正常水平,以保证组织与器官的灌流。
微循环障碍:微循环是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毛细血管中的血液循环,是循环系统中最基层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它包括微动脉、微静脉、毛细淋巴管和组织管道内的体液循环。人体每个器官,每个组织细胞均要由微循环提供氧气、养料,传递能量,交流信息,排除二氧化碳及代谢废物。
一旦人体的微循环发生障碍,其相应的组织系统或内脏器官就会受到影响而不能发挥正常功能,就容易导致人体的衰老、免疫功能的紊乱以及疾病的发生。
俗话说:“微循环通,人不得中风;微循环好,心肌梗塞少;微循环流程,全身健康。微循环几乎是百病之源,健全的微循环功能是保证体内重要器官执行正常功能的首要前提。
三
康复者血浆治疗
康复者血浆治疗
已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康复者,因为感染过新冠病毒,体内会产生特异性抗体,这种抗体能识别病原体。将含有特异性抗体的血浆进行严格处理后,回输给其他重症患者,可能帮助患者清除体内病原体,起到抗病毒作用。
这种疗法适用于病情较快者和重型、危重型患者。临床显示,患者接受治疗12~24小时后,实验室检测主要炎症指标明显下降,淋巴细胞比例上升,血氧饱和度、病毒载量等重点指标向好,临床体征和症状好转。
专家建议,康复者在治愈出院后,经专业评估后,可积极捐献血浆。对于已痊愈的康复者来说,捐血浆对身体不会有什么影响。
科普视频
治愈患者血浆如何用于治疗新冠肺炎?
以上各种疗法不是每个危重症病人都会用上,具体还得根据病情评估哪个方法更适合。
编辑:林振
健康引领未来技术服务你我
欢迎投稿gjjstg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xxls999.com/zyzlfy/6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