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
哮喘中黏液分泌过多是导致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此是否存在新的治疗靶点?
过敏原可诱发哮喘,但是哮喘的致敏状态能影响机体抗细菌的免疫应答吗?
COPD患者存在骨骼肌无力,是否有一种治疗方式可改善这一症状?
研究发现ARDS还可细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亚型?且对于药物的反应也各异?
通过CT筛查能否发现早期小细胞肺癌,是否对患者生存有益?
PD-1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在哪类患者中有效?与何种因素有关?
《Nature》连发两篇文章,同时揭示了一种新型肺细胞——「肺部离子细胞」(pulmonaryionocyte),重新改写了气道上皮的细胞分类。
更多详情,尽在本期国际前沿速览。
题目:Profilingofhealthyandasthmaticairwaysmoothmusclecellsfollowinginterleukin-1βtreatment:anovelroleforCCL20inchronicmucushypersecretion
发表杂志:TheEuropeanrespiratoryjournal
发表时间:Aug1,
通讯作者:JanetteK.Burgess(WoolcockInstituteofMedicalResearch,TheUniversityofSydney,Glebe,Australia.)
背景:哮喘是一种影响全世界3亿人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中慢性黏液分泌过多(CMH)是导致哮喘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对严重类固醇激素抵抗患者。目前的治疗仍无法控制,迫切需要确定新的治疗靶点。在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促炎细胞因子的驱动下,气道上皮细胞与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之间相互作用,可能是一种潜在的影响CMH的重要机制。
目标:通过比较哮喘组和安慰剂对照组,IL-1β诱导ASMCs的基因表达谱差异、以及旁分泌对气道上皮黏液产生的影响,研究CMH的产生机制。
方法:研究者从人类支气管活检组织中分离ASMCs并体外培养,采用微阵列分析法和ELISA对哮喘患者和健康供者的IL-1β处理的ASMCs进行了分析。用CCL20和黏液分泌物处理气液界面(ALI)培养CALU-3细胞和原代气道上皮细胞。
主要结果:在中度哮喘组ASMCs中,IL-1β诱导的CCL20表达和蛋白释放增加,但其哮喘源性ASMCs细胞表达MIRA低于对照组。研究发现,16例哮喘患者支气管活检组织中MIRA也表达低于39例正常人。miR-a-5p(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抗炎microRNA,其失调与许多炎症性疾病有关,MIRA为其前体转录本)高表达可消除ASMCs中CCL20的释放。研究者发现用CCL20处理气液交界培养的Calu-3细胞和原代气道上皮细胞可诱导黏液分泌。同样,在哮喘患者痰中,CCL20水平升高也与CMH有关。
结论:气道平滑肌释放的CCL20的增加可能是哮喘气道上皮细胞黏液过度分泌的原因之一,这可能是与抗炎基因miR-a-5p表达失调有关。
题目:AllergicAirwaySensitizationImpairsAnti-BacterialIgGAntibodyResponsesDuringBacterialRespiratoryInfections
发表杂志:JAllergyClinImmunol
发表时间:Aug6,
通讯作者:AtkinsonTP(DeptofPediatrics,UniversityofAlabamaatBirmingham(UAB),Birmingham,AL.)
背景:肺炎支原体(Mpn)是一种常见的非典型病原体,与哮喘的发生和加重相关。据报道,哮喘患者的Mpn携带率高于非哮喘患者,而且受到侵入性呼吸道感染的风险也更高。
方法:为了研究过敏原的致敏作用是否影响宿主对慢性细菌感染的反应。本实验采用BALB/c及IL-4Rα-/-敲除小鼠,先用OVA致敏,再感染肺炎支原体(Mpn)或肺炎链球菌(Spn)。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过敏原OVA致敏组小鼠感染Mpn后,Mpn抗体应答降低,但OVA特异性IgG水平不受影响。类似地,在肺炎链球菌(Spn)感染的实验中,也发现OVA致敏组抗Spn抗体水平下降。然而,肺炎支原体感染增强了抗OVA的IgE抗体反应,而非肺炎链球菌。此外,在IL-4受体敲除小鼠,单纯感染组与野生型相比可部分恢复IgG2a和IgG2b亚型抗Mpn的抗体反应。而在OVA致敏后再感染Mpn或Spn后,BALF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降低。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OVA致敏后再感染Mpn的IL-4Rα-/-敲除小鼠,对乙酰甲胆碱的气道高反应几乎消失。
结论:已建立的Th2免疫应答,可破坏宿主对呼吸道细菌感染的免疫反应,这个过程很大程度上与病原体无关。然而一些病原体如Mpn,也可以增强机体当前的过敏反应(如IgE水平),但却抑制Th2型细胞因子(如IL-5、IL-6、IL-13等)的分泌和过敏性气道高反应。
题目:ActivinTypeIIReceptorBlockadeforTreatmentofMuscleDepletioninCOPD:ARandomizedTrial
发表杂志:AmJRespirCritCareMed
发表时间:Aug10,
通讯作者:EstellerM(CancerEpigeneticsandBiologyProgram,BellvitgeBiomedicalResearchInstitute,Barcelona,Spain)
基本原理:Bimagrumab是一种全人单克隆抗体,可以通过阻断激活素II受体,从而抑制肌抑素和其他负性骨骼肌调节剂的活性。
目标:评估Bimagrumab在改善低肌量COPD患者的骨骼肌含量和功能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24周内,67位COPD患者(平均FEV1=1.05L[占41.6%预计值];年龄40-80岁;体重指数(BMI)20kg/㎡或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7.25kg/㎡(男性)、≤5.67(女性)kg/㎡)中,33位静脉注射了两剂Bomagrumab(30mg/kg),34位则注射了两剂安慰剂。
主要结果:研究将大腿肌容量(TMV,m3)的改变作为主要终点,另外还包括六分钟步行距离(6MWD,m)、安全性和耐受力。55位患者(82.1%)完成了这项研究。其中使用Bimagrumab治疗的患者,TMV在第四周增加,并在第24周继续增加,而使用安慰剂的患者并没有明显改变(4周:+5.9%[3.4%,SD]vs.0.0%[3.3%],P0.;8周:+7.0%[3.7%]vs.-0.7%[2.8%],P0.;16周:+7.8%[5.1%]vs.-0.9%[4.5%],8P0.;24周:+5.0%[4.9%]vs.-1.3%[4.3%],P0.)。但是在24周治疗后,各组的6MWD并没有明显改变。服用Bimagrumab组的不良事件有肌肉相关症状、腹泻和痤疮,但大部分严重程度较轻。
结论:Bimagrumab通过阻断激活素II受体以阻碍负性肌肉调节剂的作用,可增加骨骼肌含量,但不能改善低肌量COPD患者的功能。
题目: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subphenotypesanddifferentialresponsetosimvastatin:secondaryanalysisofarandomisedcontrolledtrial
发表杂志:TheLancet.Respiratorymedicine
发表时间:Aug2,
背景:以疾病亚型为基础的精准医疗已改变了癌症、哮喘等疾病的治疗方法。在美国的三项临床试验中,发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亚型,它们对呼气末正压通气和输液治疗有不同的反应。
目标:研究这些亚型是否存在于非美国患者群体中,以及对药物治疗是否有不同的反应。
方法:HARP-2是一个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在英国和爱尔兰的40家医院的普通重症监护病房(ICUs)入组ARDS患者,受试者被随机分配(1:1)为两组,一组使用辛伐他汀(80毫克),一组使用安慰剂。主要终点是无呼吸机天数,次要终点包括无肺以外器官衰竭的天数和死亡率。在对HARP-2的二次分析中,研究者将潜在类分析(LCA)应用于基线数据,而不考虑用结果来识别亚型,然后比较了各亚型和治疗组的临床结局。
结果:本项目一共入组了位患者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在二次分析中,两类(两种亚型)模型之于单类模型(p0.0)是一个改进,更适合所研究的人群。一组是低炎症性亚型组中的(65%)名患者,另一组是高炎症性亚型组中的(35%)名患者。额外的类别并不能提高模型的适合度。这两种亚型的临床和生物学特性与先前的研究相似。高炎症性亚型的患者无呼吸机的天数较少(中值2天,[IQR0-17]vs18[IQR0-23];p0?0),无肺以外器官衰竭的天数较少(15[0-25]vs27[21-28];p0·0),以及28天的死亡率比那些低炎症性亚型的患者要高(73[39%]vs59[17%];p0?0))。特别地,在高炎症性亚型中,使用辛伐他汀治疗的患者比服用安慰剂的患者的28天及90天生存率均显著提高。
结论:在HARP-2队列中发现ARDS的两个亚型,具有截然不同的临床和生物学特征和不同的临床结局。辛伐他汀与安慰剂组相比,高炎症性亚型的存活率有所升高。
题目:CharacteristicsandOut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xxls999.com/fykfzl/8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