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加州知名流行病专家黄重德医师认为,包括亲属和家庭成员,人人隔离是抵御新冠病毒传播最有效方式。(本报资料照片)
新冠肺炎病毒持续肆虐,民众恐慌继续发酵,口罩断货、手套脱销、各种清洁和消毒用品抢购一空,南加大(USC)流行病学专家则表示,在目前新冠病毒疫苗尚未出炉之前,隔离是抵御病毒传播和感染最有效的方式,而“人与人之间保持一公尺以上距离,才是最有效的隔离方式”,距离是预防最大的关键。
南加大传染病专家黄重德医师10日表示,新冠肺炎病毒爆发一个月,所以造成全中国乃至许多国家恐慌,一是因为该病毒传染力极强,三周内中国官方公布的感染人数已逾4万,死亡过千;二是新冠病毒在带源人尚未出现发烧咳嗽等明显症状时,已可以传播病毒,(SARS发病第一天还没有传染力,一天半之后传染给别人,所以只要出现发烧即可以隔离防治扩散),预防难度更大;三是因为大家对该种新型病毒全无了解,添加恐慌;四是预防知识不够,加上目前没有疫苗,让大家的恐慌想像空间更大。
★戴口罩、勤洗手效果有限
黄重德表示,新冠肺炎病毒传染厉害,所幸其死亡率和近年出现的其它传染病相比,相对较低;从目前被感染和死亡的人数看,大约为3%。他解释,几乎所有新出现的传染病,在刚开始时的死亡率都会偏高,但之后会慢慢降低的规律,比如SARS年初刚出现时死亡率一度高达20%,后来降低到10%;墨西哥流感死亡率开始时也有10%死亡率,现在为1-2%。他相信新冠肺炎病毒导致的死亡率也会逐渐下降。
针对坊间近日流传的有关新冠病毒、流感和普通感冒的症状对比图,黄重德认为对民众自身检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最关键的还是做好预防工作,未雨绸缪。
目前民众广泛使用的预防新冠传染方法,主要包括戴口罩、勤洗手、少聚会等。数十年来一直从事传染病研究的黄重德指出,事实上戴口罩和勤洗手对阻断传染,效果还是有限。
他表示,目前大家使用的主要还是外科口罩。他做过实验,外科口罩16%有漏气的可能,换言之,带源者近距离咳嗽,很可能就会让附近人群中标,中国大陆目前很多医护人员戴口罩依然得病就是实例。医用N95口罩透气性只有5%,空气中氧气浓度正常为21%,但病人通常需要30%的氧气,N95口罩中的氧气却只有16%,人戴N95大约五分钟就会受不了,无法呼吸,所以通常只是医师在短时间内戴着去看重症病人,常规使用并不合适。
至于勤洗手,也无法非常有效地预防口沫和“气溶胶”传染,这是指飞沫混合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的感染。
“最好最有效的方法是离开病原体二英呎,即一公尺以上”,黄重德指出,因为身体发出的病毒通常是通过黏膜和飞沫传染,一米之内是黏膜和飞沫的最大危险区。
他认为,中国许多城市和乡镇目前都采取封城阻断传染,“但最有效的方式,应该是进一步采取人与人之间隔离,即便是同一家人之间,也最好能够相对独立,相隔数尺”,同时减少使用空调,减少室内空气重复循环,多开窗透气,增加新鲜空气稀释室内污浊气体。
★新型病毒自然宿主都是蝙蝠
黄重德指出,最近20年,从SARS到伊波拉到目前的新冠病毒,加上多年的流感,造成大量的人群感染和死亡。所有这些病毒都不太一样,但又有很多共通性。比如这些病毒传染性力都很强,SARS最明显的是发烧咳嗽和呼吸困难,喉咙不痛却会很快死亡;流感通常会发烧流鼻涕头疼但不会拉肚子;而新冠病毒咳嗽而不会出现喉咙疼痛和流鼻涕,但却会引起肠炎,拉肚子,重症者死亡速度也相当快。
黄重德表示,病毒检疫证实,近年出现的多种新型病毒,自然宿主都是蝙蝠,蝙蝠传给动物,再由动物传人。比如伊波拉病毒,是蝙蝠将病毒传播给骆驼,再由骆驼传人;SARS、MERS则是蝙蝠传给果子狸,再传人类。武汉海鲜市场传出疫情后,香港的科学家曾要求马上前往取证研究,遗憾的是当地很快将所有可能携带病毒的小动物处理了,导致无法确认真正的病毒源头。
他表示,一些成为病毒宿主的小动物,在被宰杀和非正常情况下的呼吸时,都可能释放出传染病毒,而食用煮熟的动物,也可能感染上动物病毒,民众需特别小心。
黄重德表示,目前流行病专家已在新冠病毒感染者身上成功分离新冠病毒,并开始研究相关疫苗。不过,流行病毒疫苗通常需要经过动物试验,时间不短。而即便通过试验,也并非一定对所有人有效。比如伊波拉疫苗最近已研制出来,但并非对所有人都有效;流感疫苗的有效率通常也只有三到四成;而HIV的疫苗研究多年,至今都没有成功。
附读:
搭飞机如何避免感染新冠病毒?美国专家这样建议!虽然全球多家航空公司也暂时停飞中国,但航空旅行在生活和工作中无法避免,那么如何在飞行中保护自己呢?图为洛杉矶国际机场。(MARKRALSTON/AFPviaGettyImages)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中国大陆,且蔓延全球多国,引发人们担忧。航空旅行是感染病毒的一个潜在途径之一,那么如何在飞行中保护自己呢?了解在飞机上如何保持卫生,更好保护自己远离病毒,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和人接触是飞行中感染的最大风险《华尔街日报》报导,虽然和身处地铁、电影院或杂货店相比,坐飞机不会给你带来更大风险,但乘飞机也确实会使你与其他人保持密切接触。一项研究显示,在飞机上,患普通感冒的风险增加20%。冠状病毒是一种呼吸道病毒,被认为是通过咳嗽和打喷嚏排出的微小飞沫传播。对其它病毒的研究表明,在一架飞机上,如果你位于被感染者的两三排之内,则可能会处于危险之中,这基本上就是飞沫可能传播的距离。另一项对经济舱和头等舱之间风险进行建模的研究结果显示:如果乘客周围的人少,接触风险的机会就会减少。关于新型冠状病毒,彭博社报导,国际航空运输协会(nternationalAirTransportAssociation)的医生兼医学顾问戴维·鲍威尔(DavidPowell)表示,新冠病毒不能在座椅或扶手上长期存活,因此与他人身体接触在飞行中感染的风险最大。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代表约家航空公司,占全球航空运输量的80%以上。健康专家说,最佳保护措施与避免流感、普通感冒和其它病毒相同:经常洗手并使用洗手液。在飞机上,打开通风孔,吸入过滤后的空气。以下综合彭博社和《华日》文章,介绍搭乘飞机避免感染病毒的几个问题和答案。问:在飞机上是否有被病毒感染的风险?鲍威尔:在飞机上感染严重病毒的风险很低。现代飞机的空气供应与电影院或办公楼大不相同。空气是新鲜空气和再循环空气的混合物,每种约一半。再循环空气流经的过滤器与外科手术室中使用的过滤器完全相同。确保提供的空气中99.7%(或更高)的水平不含病毒和其它颗粒。因此,风险(如果存在)不是来自所供应的空气。它来自其他人。此外,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在关于航空旅行的简报中说:“机舱的空气环境不利于大多数传染病的传播。”问:触摸座椅、扶手或飞机上的任何物体,有机会感染病毒吗?鲍威尔:和触碰干燥表面相比,与某人握手将带来更大的感染风险。病毒在物体表面上的存活率不是很高,因此通常的清洁方法可以清除病毒,在发现某人具有传染性的情况下可进行额外的清洁。《华日》报导,可以自带消毒湿巾擦拭托盘表面和扶手之类的公共表面。问:如何在飞机上确保自己不被感染,重要的是什么?鲍威尔:保持双手卫生,手是这些病毒最有效的传播途径。最重要的是经常洗手。避免用手触摸你的脸。如果你咳嗽或打喷嚏,请务必用袖子遮住脸。洗手并晾干是最好的步骤。如果这不容易做到,那么酒精消毒剂就是第二好的选择。问:戴口罩和手套是否有助于预防感染?鲍威尔:口罩对身体不适的人很有用,可以保护他人免受感染。但是始终戴着口罩是无效的,它将允许病毒在其周围传播,甚至更糟;如果口罩潮湿,将促进病毒和细菌的生长。《华日》报导,医生说,那些阻止细菌滋生并感染他人的口罩,很难阻止冠状病毒的进入。所以需要一个比标准口罩更厚的口罩,如M3N95口罩,但这类口罩很难长时间佩戴。鲍威尔:手套可能会更糟,因为人们戴上手套,然后用手触摸能碰到的一切。因此,它只是传播细菌的另一种方式。而且在手套内部,手变得发烫、出汗,这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环境。北美霍普健康服务有限公司是位于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连续22年被评为全球医医院的合作并授权的服务单位,致力于打造来美看病医疗的第一服务平台,主要服务内容:前期联系霍普金斯医疗专家,咨询,预约门诊,来美后接机,住宿,来往交通,语言翻译,餐饮,保健等一系列服务。霍普健康还致力于医疗从业人员(医院的院长、副院长、科室主任)来美国霍普金斯医学院短期培训(发霍普金斯的证书,为期两周时间)和癌症护理人员的培训(我们可以派送专家去国内培训,美国的癌症护理正规体系教材),还有生殖辅助,赴美DIY生子等服务,欢迎垂询!
请点本文右上角的三个点
然后再点右上角的三个点
将本公号置顶或设为星标★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xxls999.com/fyzlzq/6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