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肺炎治疗介绍 >> 治疗肺炎的方法 >> 正文 >> 正文

肺炎支原体简介

来源:肺炎治疗介绍 时间:2018-4-13

这是禾木健康社区的第14篇文章,谢谢品鉴!

▲图源:网络

肺炎支原体,主要经飞沫传染,潜伏期2~3周,主要感染儿童和青少年,主要症状是发热和咳嗽,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原体的抗感染治疗。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在秋冬时节。

一、什么是支原体

支原体是一种比细菌小、又比病毒大的病原微生物。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常存在于带菌者的鼻咽部。

二、症状

人体感染肺炎支原体后,经过2至3周的潜伏期,然后出现临床表现,但部分病例也可无症状。该病起病缓慢,发热多为38~39度,突出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咳嗽,以夜间为重,严重者可有气短,咳少量黏痰或无痰。发热可持续2~3周,咳嗽可持续6周左右。

三、诊断

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血清学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可诊断。

四、治疗

因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因此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对支原体无效,如β-内酰胺类的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生素等。

从理论上讲,只要不是作用于细菌细胞壁的抗菌药物对支原体感染治疗均可能有效,目前常用的有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首选大环内酯类。

大环内酯类药物中,可口服的红霉素、螺旋霉素、琥乙红霉素是第一代(天然),对胃酸不稳定,胃肠反应大,制成肠溶剂型后,其生物利用度受到一定影响,所以口服效果受限;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属于第二代(半合成),能耐受胃酸的降解,半衰期长,给药次数少(1-2次/天),胃肠道副反应低。

阿奇霉素,一天1次口服,口服3天后有效组织浓度水平可维持7d,故“吃3天停4天”作为一个疗程。静脉点滴大环内酯类(红霉素、阿奇霉素等)的胃肠道反应是药物使胃肠道平滑肌强烈收缩所致。一种简单安全的应对方法是:蒙脱石散剂1.5g(≤3岁)/3g(>3岁),静脉点滴药物前15分钟口服。

新一代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显著提高了对肺炎链球菌、厌氧菌和对呼吸道非典型病原体包括支原体的抗菌活性。喹诺酮类对支原体是杀菌作用,而大环内酯类大都是抑菌作用。喹诺酮类药物应避免应用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

若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72小时体温不降,应考虑可能感染了大环内酯类耐药菌株,18岁以上可以换用喹诺酮类药物;18岁以下基本无药可换。

▲图源:网络

所以,若出现发热、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咽痒要考虑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可能,医院查血化验以明确诊断。

本文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若有侵犯版权的情况请及时告知,我们将立刻处理,谢谢!!

欢迎转发分享,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原文来自禾木健康社区”,并附上







































北京中科高效抗白个性施术
北京中科医院十一年专注白癜风医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xxls999.com/zlfyff/23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