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MP)是何方妖孽?
肺炎支原体(MP)无细胞壁,呈多形性,是一种可在体外进行自我复制的非典型微生物。尽管地域和时间上存在差异,长时间基于人群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MP感染每3~7年发生一次流行高峰,流行持续时间从几个月到数年不等。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位病因!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医院外获得的感染性肺炎,包括感染了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CAP是儿童期尤其是婴幼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肺实质和(或)肺间质部位的急性感染,是儿童住院的最常见原因,也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位病因。
MP横行,各个年龄段儿童沦陷CAP
MP是学龄期和学龄前期儿童CAP常见病原,在1~5岁儿童中亦不少见。3~15岁儿童的CAP中7%~30%由MP感染引起;MP流行期,该比例可高达40%或以上。随年龄增长,CAP患者肺炎支原体检出率越来越高,≥6岁患者肺炎支原体的检出率高达62%。
MP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部分患儿有喘鸣,肺部可出现啰音;胸片呈肺间质浸润性、小叶性、大叶性肺实变和肺门淋巴结肿大。经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正规治疗7天及以上,临床征象加重、仍持续发热、肺部影像学所见加重者,可考虑为难治性MP肺炎。
照妖镜选的好,妖孽无处跑!
MP作为CAP的重要病原体,在CAP患儿中的检出率一直较高,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不挺年龄和对象主体、不同年份和季节、使用不同的检测方法,获得的检出阳性率变化范围很大,相互间可比性差。
1MP培养是诊断的金标准,但其检出率低、培养周期较长,缺乏早期诊断价值,因此临床应用受限。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是目前诊断MP感染的首要方法,主要采用ELISA法,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但较难鉴别出急性感染或既往感染。
2近年来,分子诊断技术广泛应用于MP的诊断,其中RNA检测是最新的分子检测方法,主要以SAT技术为主。
对于MP感染的早期诊断,RNA检测优于血清学检查。MP-IgM是机体出现较早的抗体。确诊MP急性感染应强调双份血清(间隔2周)恢复期抗体滴度上升4倍或下降至原来的1/4或MP-IgM抗体滴度持续>1∶。而MP-IgM抗体一般在感染一周后升高,2-4周达高峰,在疾病早期检测敏感度低。研究显示MP-SAT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而MP-Ab在疾病的早期抗体滴度较低,MP-SAT可有效弥补其诊断的“窗口期”[1]。
此外,RNA和病原体的活性密切相关,病原体死亡后RNA快速降解,所以RNA检测结果可以用于疗效监测,而DNA的体外扩增其模板既可以来自于活菌也可来自死菌,即使病人得到了有效的治疗,病原体死亡DNA仍然能够稳定存在至少7周时间,个别长达7个月之久[2],不能用于疗效监测。RNA检测符合目前精准医疗的要求,是目前为止最好的检测方法。
小结在全球范围内,CAP是威胁儿童健康的一种常见且后果严重的疾病。MP是5~15岁儿童CAP的常见病原,且随年龄增长,CAP患者肺炎支原体检出率越来越高。MP的检测对于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至关重要,明确病原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基础。
新型的SAT技术弥补了传统培养法、血清学检测和PCR检测方法的缺陷,灵敏度、特异性高,不存在窗口期,值得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1]冯雪莉,李琴静,徐保平等,RNA恒温扩增检测技术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诊断价值评估。中华实用儿科杂志杂志,,31(16):--.
[2]卢志威,赵辉,郑跃杰,等.三种方法对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的动态评价[J].临床儿科杂志,,30(4):-.
(内容来源于仁度生物、检验医学,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和荣誉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xxls999.com/zlfyff/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