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类
(一)按解剖分类
1.大叶性肺炎又叫肺泡性肺炎:多见肺炎链球菌感染。
2.小叶性肺炎又叫支气管肺炎。
3.间质性肺炎。
(二)按病因分类
1.细菌性肺炎:最常见。多见肺炎链球菌。
2.病毒性肺炎。
3.非典型病原体肺炎:如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和新型冠状病毒(年非典)等。
4.真菌性肺炎。
5.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
6.理化因素所致肺炎。
(三)按患病环境分类
1.社区获得性肺炎:肺炎链球菌多见。
2.医院内获得性肺炎:革兰阴性杆菌多见。
二、肺炎链球菌肺炎病人的护理
(一)病因:肺炎链球菌。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1)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起病急,寒战、高热(稽留热39-40度),全身肌肉酸痛等。
(2)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咳痰(铁锈色痰)、患侧胸痛、呼吸困难。
2.体征:肺实变体征(视诊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触诊语颤增强;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听诊呼吸音减低,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
3.并发症:感染性休克也称休克型肺炎,老年人多见,主要是休克表现(面色苍白、血压降低、脉细速、四肢厥冷、少尿等)。
(三)辅助检查
(四)治疗要点:抗感染最主要。首选青霉素G,疗程一般为5-7d,或热退后3天停药,或由静脉改成口服。
(五)护理措施
1.休息与环境:急性期卧床休息,患侧卧位(胸痛时)。环境安静、舒适,室温18~20℃,湿度50%~60%。注意通风。
2.饮食: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多饮水,2~3L/d;遵医嘱静脉补液。
3.病情观察:体温退而复升提示病情加重;感染性休克(血压)。
4.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
5.潜在并发症:休克性肺炎
(1)监护:专人护理;仰卧中凹卧位,头胸部抬高约20°,下肢抬高约30°。保暖。
(2)吸氧:4-6L/min。
(3)遵医嘱用药:补充血容量:最主要;纠正酸中毒;血管活性药物;糖皮质激素;抗菌药物。
(4)疗效监测。
6.健康教育。
习题
1.肺炎球菌肺炎剧烈胸痛应采取
A.平卧位
B.半卧位
C.坐位
D.健侧卧位
E.患侧卧位
2.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A.细菌
B.病毒
C.支原体
D.衣原体
E.军团菌
3.肺炎球菌肺炎的特征性表现是
A.寒战高热
B.咳嗽
C.呼吸困难
D.铁锈色痰
E.胸痛
4.肺炎球菌肺炎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病房环境要清洁、安静、舒适
B.鼓励患者多饮水
C.高热时以应用退热剂为主
D.胸痛明显者采取患侧卧位
E.严格按医嘱使用抗菌药物
5.肺炎球菌肺炎患者首选的治疗是
A.青霉素G
B.链霉素
C.氯霉素
D庆大霉素
E.四环素
6.对休克型肺炎患者进行抗休克治疗的首要措施是
A.纠正酸中毒
B.应用血管活性药
C.应用利尿剂
D.扩充血容量
E.应用糖皮质激素
7.男性患者,36岁,淋雨后出现寒战、高热、咳嗽、咳少量白色痰、胸痛。查体:体温39.9℃,急性发热病容。目前该患者的主要护理诊断是
A.体温过高
B.活动无耐力
C.气体交换受损
D.低效性呼吸型态
E.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8.患者,男性,28岁。2天前淋雨后出现畏寒、发热伴胸痛,咳大量铁锈色痰,胸透见右中肺有大片炎性阴影,患者最可能的疾病是
A.慢性支气管炎
B.支气管哮喘
C.肺炎球菌肺炎
D.支气管扩张
E.肺癌
9.患者,男性,23岁。因链球菌肺炎住院。查体:T41.5℃,脉搏细弱,四肢厥冷,血压85/60mmHg。在观察病情中应特别注意
A.瞳孔
B.昏迷
C.心律失常
D.血压及脉搏
E.体温
10.患者,男性,25岁。因受凉后突然畏寒、高热伴右胸部疼痛l天入院。胸部透视,见右中肺有大片浅淡的阴影。诊断为“右下肺炎”入院治疗,给予抗生素治疗。疗程一般为
A.3天
B.退热后就停药
C.4天
D.7天
E.1天
11.患者,男性,25岁。因受凉后突然畏寒、高热伴右胸部疼痛1天入院。胸部透视,见右中肺有大片浅淡的阴影。诊断为“右下肺炎”入院治疗,其饮食原则是给予
A.低盐饮食
B.普食
C.高蛋白质、高热、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
D.低脂饮食
E.少渣半流
12.患者,男性,25岁。因受凉后畏寒、高热伴右胸部疼痛1天入院。胸部透视,见右中肺有大片浅淡的阴影。住院后青霉素肌注,3天后体温接近正常,患者尚有轻度咳嗽,咳痰,稍感憋气。目前对该患者的主要护理措施是
A.遵医嘱应用解热镇痛药
B.卧床休息为主,适当下床活动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
C.绝对卧床休息
D.体位引流
E.遵医嘱应用止疼药
答案
1.E2.A3.D4.C5.A6.D7.A8.C9.D10.D11.C12.B
双儿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xxls999.com/zlfyff/3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