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肺炎治疗介绍 >> 中医治疗肺炎 >> 正文 >> 正文

抗疫硝烟下的非新冠肺炎患者,他们还好吗

来源:肺炎治疗介绍 时间:2020-8-11

凌晨,尿毒症患者小黄鸟终于做完了透析回到家;身在湖北的Iris突发胆囊疾病,因疫情生扛2天后终于决定就医;北京的周迎夫妇每日如坐针毡,不知道因疫情推后的恶性肿瘤手术何时能开始……

抗击新冠肺炎是一场全民的战争。然而,在这场战争的另一面,我们生活的世界里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病人。抗疫硝烟之下,他们还好吗?

凌晨1点,我终于透析完到家了

凌晨1点多,刚做完透析的小黄鸟才回到家。平日经过4个小时的透析,小黄鸟会在到家后点一份外卖当夜宵补充体力。但眼下小区为了防疫,严格控制人员进出,外卖员无法将餐食送到家门口。实在没力气下楼拿外卖和买菜做饭,综合衡量之下,小黄鸟选择泡面作为透析后的夜宵。

血液透析是将血液抽出体外,经透析机去除患者身体不能自行清除的有害物质后,再将血液输回体内的治疗方式丨Wikipedia

“平时透析不会做到这么晚的。”小黄鸟说。自从年底被确诊尿毒症后,小黄鸟医院进行血液透析。医院的透析室有3个透析时段,早班8点开始,午班大概下午1点半开始,晚班下午6点半开始。为了减少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小黄鸟大医院接受透析。新冠疫情发生后,为了严防传染,医院要求所有前来透析的患者量体温、洗手、填表等等,每轮透析后还要对透析室进行消毒,因此晚班经常被拖到晚上8点、9点才能开始。

透析中的小黄鸟丨受访者供图

透析室人多、患者停留时间长、患者免疫力往往较低,这几个因素合在一起,要求血液透析室必须有更强的防疫措施,小黄鸟表示理解。虽然回家晚了一些,医院一直没有停止提供透析治疗,小黄鸟和病友们也没有遇上太大的问题,“如果疫情持续,可以养成晚睡晚起的习惯来适应吧。”

我在湖北切胆囊

荆州市是湖北省内最大的疫区之一,截止到年3月5日24时,这里累计有人被确诊患上了新冠肺炎。Iris和父母就住在这个城市的沙市区。

2月26日,Iris感到了难以忍受的背部疼痛和剧烈呕吐,但因为担心被传染新冠肺炎,所以拒医院的建议。直到28日早上8点,因为疼痛已两个晚上未眠的Iris下定决心:“去他的疫情,医院了!”

武汉,排队就诊的患者丨ABCnews

根据荆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信息,2月20日以后,市内的急危重症、孕产妇、儿童、恶性肿瘤、血液透析等患者,医院可以接受,就医渠道得到了保障,但仍然不建议医院。

然而,毕竟身在疫情期间的重灾区,就医总不是挂号排队等叫号这么简单。由于疫情原因,医院里很多通道封闭,母亲推着轮椅上的Iris绕来绕去,才做完了Iris的术前检查;患者和家属都要做的体温检查、胸部CT以及血常规检查,以排除新冠肺炎的可能性。

医院丨受访者供图

最终,Iris被诊断为胆囊结石和急性胆囊炎,需要立刻手术切术胆囊,“医生说还是该早点去的,再拖几天就没法用腹腔镜做微创手术了。”Iris说。

手术前的准备工作也比平时复杂:要实施腹腔镜手术,需要向麻醉科主任请示,再传达到院长一级进行审批;呼吸科也会参与进来,通过线上查看CT结果,再次确认手术患者没有感染新冠肺炎,“据说手术室都有些日子没用了”。

Iris在医院丨受访者供图

为了预防新冠病毒交叉感染,1间病房只能住1个病人,陪护家属也只能有1人。在母亲的陪护下,Iris的恢复挺顺利。4天后,她出院回到家中,一边休养,一边继续过着足不出户的隔离生活。

不敢说我们还能不能等

相比之下,北京的周迎(化名)夫妇经历着真正的煎熬。

去年10月,周迎的丈夫被确诊为胃癌,进行了三期化疗后在家休养。按照原来的计划,周迎的丈夫会在春节后接受手术,在治疗的同时,也可以根据手术的情况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两人期待着手术能给病情带来好的转机。谁也没想到,手术计划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搁浅了。

疫情期间,北京空荡荡的商场丨作者摄

周迎夫妇的经历绝非个例。1月29日到2月3日,北京热线收到关于肿瘤治疗的问题就有36件[1]。医院发布的《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肿瘤诊治的建议》中指出,中晚期肿瘤的手术等待时间对治疗结局影响较大,可以通过多学科会诊讨论调整治疗方案,尽早开始化疗等治疗;早期肿瘤患者病情进展较慢,延期手术的弹性更大一些。

周迎告诉果壳,疫情期间血库供应紧张,不一定能保障手术中的用血量,一旦失血非常危险,加上手术后住在病房里,疫情管控又是个问题,可别下手术台又染上肺炎,医院的举措。但身为患者的家人,内心如坐针毡的不安,又是真实存在的,“不是每个癌症病人都可以用手术来治疗,先生刚好有手术指征,我们真的不愿意这个机会拖着拖着就没了。”

微博“肺炎患者求助”话题中,有许多来自恶性肿瘤患者和家人的求助微博丨微博截图

也不是没想过其他办法,“医院看病的话,需要把各种检查再做一次,太耽误时间;去外地甚至外国就医也不是没考虑过,但国内疫情还没解除,近的日本、韩国,疫情也很严重,去哪儿都一样。只能等,没办法,现在只能等。”

目前周迎丈夫的身体情况还算稳定,按照医嘱在家养病、锻炼,为不知何时的手术做着准备。夫妇俩计划等到三月中下旬,如果那时还不能做手术的话,就必须得做其他决定了,“因为不敢说我们还能不能继续等下去”。

我的工作时间比平时更长

作为患者和患者家人,看到的是治疗延误、科室停诊,但在医护人员看来,工作一刻也没有停歇。

医院老年科的医生黄燕妮(化名)告诉果壳,急诊科、感染科、ICU近半的医护人员已被调往防疫一线,同时外地进修医院。在防疫人手不足的情况下,不仅所有科室都需要参与新冠肺炎的初筛工作,“就连实习生、后勤人员也要帮忙量体温和分诊。”

医院,医护人员正在对患者进行治疗丨Reuters

与黄燕妮的体验相同,北京的肿瘤科医生赵峰(化名)说:“其实我的工作时间比平时要长”。即使不需要立刻进行的择期手术(如良性肿瘤切除)和限期手术(如恶性肿瘤切除)被推迟,一部分化疗患者因疫情暂停了治疗,也并不意味着这些科室的医护人员就放假了。“除了转为前线和院内防疫外,大部分同事都在岗,不过换成了在网上工作”,赵峰说,“很多患者都急着来北京,但因为疫情来不了啊。我每天都要跟很多患者联系,帮医院,让他们就近治疗。”

疫情的隐性问题

截止到3月5日,共有多名医护人员从全国各地前往湖北抗疫一线。黄燕妮承认,抽调医护人员支援湖北,确实会对当地患者就医造成影响,“除了关闭的科室外,可以来就诊的患者也会遇到问题,比如常来的慢性病患者找不到熟悉的医生,沟通效率就会变低;坐诊的医生少了,患者来了也要多等一段时间。医院,这种现象越明显。”

医院里,患者正在等候就诊丨CHINADAILY

“流行病会造成两类问题,一类是显性的,比如湖北迫在眉睫的疫情,大家在疫情的第一阶段就能注意到它、去解决它;还有一类是隐性的,到了第二阶段才会被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xxls999.com/zyzlfy/5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