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秋冬季是肺炎的高发季节。当接触到一些病菌或病毒,身体抵抗力弱,如长期吸烟。上呼吸道感染时,没有正确处理。例如没有正确地看医生、没有正确地服药,又或者滥用止咳药止咳以至造成肺部感染。
没有及早并且正规的治疗,治疗不彻底,致使呼吸道不能恢复正常,这样反复多次后,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加上吸烟、粉尘、废气污染、寒冷等物理化学因素刺激,就容易引起反复发作,它每发作一次就是对呼吸道损害一次,时间一长就慢慢地变成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再严重就会变成阻塞性肺气肿,最后影响到心脏,成了肺源性心脏病。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疾病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引起肺炎的病原很复杂,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寄生虫等多种,以及放射线、吸入性异物等理化因素引起。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其中由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最为多见。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肺部X线可见炎性浸润阴影,可伴胸痛或呼吸困难等。幼儿性肺炎,症状常不明显,可有轻微咳嗽。细菌性肺炎采用抗生素治疗,7~10天多可治愈。病毒性肺炎的病情稍轻,抗生素治疗无效。
根据病程分类
分为急性肺炎、迁延性肺炎及慢性肺炎,一般迁延性肺炎病程长达1~3月,超过3个月则为慢性肺炎。
根据临床表现分类
包括典型性肺炎和非典型性肺炎。
对于短时间内无法明确病因的肺炎,则根据其临床表现分类。病原体明确的肺炎往往在临床表现中有一定的规律,临床表现相对典型,如肺炎球菌性肺炎有发热、咳嗽,肺部听诊有小水泡音,胸片显示片状阴影,可称为典型性肺炎。
再如支原体肺炎,在人们认识这种疾病之前,发热、咳嗽、肺部听诊、胸部X片等临床表现均不典型,故刚开始也曾被称为非典型性肺炎。后来,在经过血清免疫学等检查,找到并分离出肺炎支原体后,就将其从非典型肺炎之中分出来,不再将支原体肺炎称为非典型肺炎。所以非典型肺炎只是一种人们暂时还没有找到明确的病原体之前的一种过渡性名称。
根据感染途径分类
包括社区型肺炎和院内感染型肺炎等。社区型肺炎是严重的疾病。在英国是第四大主要死因,在美国则是第六大死因。
院内感染性肺炎,医院肺炎,是因其他疾病或治疗而住院后所得到的一种肺部感染。其被认定与社区感染性肺炎(CAP)为不同的疾病,因为病因、微生物学、治疗及预后都不同。住院病患有很多造成肺炎的危险因子,包括呼吸器使用、长期营养不良、潜在心肺疾病、胃酸缺乏及免疫疾病等。
治疗肺炎
抗感染治疗是肺炎治疗的最主要环节。细菌性肺炎的治疗包括经验性治疗和针对病原体治疗。前者主要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的肺炎病原体流行病学资料,选择可能覆盖病原体的抗菌药物;后者则根据呼吸道或肺组织标本的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体外试验敏感的抗菌药物。此外,还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有无基础疾病、是否有误吸、住普通病房或是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长短和肺炎的严重程度等,选择抗菌药物和给药途径。
抗菌药物治疗后48-72小时应对病情进行评价,治疗有效表现体温下降、症状改善、临床状态稳定、白细胞逐渐降低或恢复正常,而X线胸片病灶吸收较迟。如72小时后症状无改善,其原因可能有:①药物未能覆盖致病菌,或细菌耐药,②特殊病原体感染如结核分枝杆菌、真菌、病毒等。③出现并发症或存在影响疗效的宿主因素(如免疫抑制)。④非感染性疾病误诊为肺炎。⑤药物热。需仔细分析,作必要的检查,进行相应处理。
在病情控制后还应再吃几天药,特别是抗生素类,不要轻易使用,应该用的时候按疗程用足,吃吃停停,这样不但治不了病,而且容易产生耐药性,对身体的副作用也大。应该在平时做好预防措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充分利用身体的自我修补能力,给身体的自我调整以充足的时间,就完全可能减少发作直至痊愈。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xxls999.com/etfyzl/4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