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病,四季均易发,冬春季为多。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孩子发育。笔者是在搜索小儿肺炎治疗时,无意间搜到这篇已故名中医王伯岳老先生对于经典名方“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的应用心得,特全文摘抄。
关于“麻杏石甘汤”应用的体会
作者:王伯岳
作者简介:王伯岳(-),中医儿科专家,四川成都人,历任成都卫生协会秘书长,卫生医院儿科副主任,主任,研究员,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擅治儿科疾病,有“小儿王”之称,著有《中医防治麻疹的方法》、《王伯岳论儿科》《中医儿科临床浅解》,主编有《中医儿科学》。
仲景《伤寒论》:“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之。”这里虽然提出“汗出而喘”与肺炎是对症的,但又提出“无大热者”,似乎与肺炎见症不符。方中行说:“无大热者,郁伏而显见也”,说明热邪内伏,表邪犹未全去,故需用麻黄来发散。
小儿肺炎初期往往热邪内伏,体温不高,所以可以用来发散。
喻嘉言说:“此证太阳之邪,虽从汗解,然肺中热邪未尽,所以热虽少止,喘仍不止。故用麻黄发肺邪,杏仁下肺气,甘草缓肺急,石膏清肺热,即以治足太阳之药,通治手太阴经也。”选本方用以治小儿肺风痰喘的主方,就是根据上述理由的。通过实践,用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是有效的。
关键在于加减。小儿肺炎原是温热性的疾病,虽然麻桂之法并不是断不可用,但是使用辛凉毕竟比使用辛温为多。
中医温病学,包括对传染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这是众所周知的。如肺炎这类病,虽然不能说明是什么细菌或病毒引起的,但知道致病因素是一种疫疠之气。故在治疗时,特别注意解毒。如选用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鱼腥草之类药物为佐,是必要的。
用黄芩、黄柏、黄连、栀子、大黄等苦寒药泻其实火,配以甘草,更能起清热解毒的作用。
所有这些,都是在使用麻杏石甘汤宣肺平喘的同时,随证加减。以期起到清热泻火、解毒除烦的作用。
比如成药“小儿咳喘灵口服液”,组方中在麻杏石甘汤原方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的基础上,加味金银花,板蓝根和瓜萎,三者皆有清热解毒之功,而板蓝根偏于消肿利咽,金银花长于补虚疗风,瓜萎长于宽胸涤痰,合而用之,实属精妙,经临床应用,疗效令人满意。
总的说来,麻黄平喘,是方中主药;而清肺止咳,则有赖于苦降、甘缓的杏仁、甘草;泻火解热,则需用石膏。加上解毒药物,对于小儿肺炎的治疗,疗效确切。
——摘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
创造共赢!递增价值!
陕中绿色植物药安全好喝更高效!
--
陕中控销事业部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xxls999.com/etfyzl/5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