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咳嗽的治疗方法
方法一:
猪咳嗽常见病一般有:猪气喘病和猪流感
猪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有几个方案:
1、喘毒易解0.15ml/kg每天1-2次,连用2-3天。
2、喘毒博士0.15ml/kg每天1次,连用2-3天。
3、喘毒一针0.1-0.15ml/kg每天1次,连用2-3次。
二、拌料(选其一)
1、替米仙(每50g拌斤料)+十六能(每50g拌50-80斤料),预防减半。
2、氟西素(每50g拌-斤料)+强效西林(每50g拌-斤料)+十六能(每50g拌50-80斤料),预防减半。
3、超抗(每50g拌斤料)+严刹(每50g拌斤料)+十六能(每50g拌50-80斤料),预防减半。
三、饮水蓝瘟灵(每ml兑50-80斤水)+葡萄糖VC粉(每g兑50-80斤水)。
四、从开始发病直到痊愈,用超净或猪卫士稀释-倍,全场消毒,每3-5天1次。
五、如碰到萎缩性鼻炎,用速可安肌注,每1kg/0.15ml,每天1次,连用2-3天,
方法二:
有可能是猪气喘病,又名猪喘气病、猪霉形体肺炎或猪支原体肺炎,国外称地方性肺炎。 发病无年龄、品种、性别、季节性,哺乳仔猪和幼猪的发病率、死亡率较高,其次为怀孕后期及哺乳母猪。
寒冷、潮湿、多雨、饲养管理不当、卫生条件不佳等均可诱发本病或加重病情。病猪康复后带菌时间较长,有的长达1年左右。
症状
间歇性咳嗽和喘气,流鼻涕,可视黏膜发绀;食欲无明显的变化,生长受阻。体温一般正常,如发生继发感染则体温升高,病情复杂。
防治
1.支原净mg/kg或强力霉素mg/kg或克痢平mg/kg或硫酸粘杆菌素40mg/kg(断奶前后两周);长效土霉素等也敏感。 2.土霉素碱油剂:取土霉素碱粉20-25g加灭菌花生油或大豆油ml,混合均匀成油剂,根据猪体重大小,每头1-5ml,于肩背部或颈部两侧分点作深部肌肉注射。每三天一次,连用6次 3.硫酸卡那霉素:按每kg体重2万-4万单位,每日1次肌注,3-5天为一疗程,直至痊愈。还可与土霉素碱油剂交替使用,以提高疗效。 4.泰乐菌素:按每kg体重8-10mg,肌肉注射,每日一次,3天为一疗程。预防免疫:猪喘气病灭活苗,小猪1-5日龄,0.25ml/头;留种用3-4月龄二免;种公、母猪2次/年,5ml/次。
怎样防治仔猪黄痢?
仔猪黄痢,又称初生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
多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哺乳仔猪,尤以1~3日龄为最多。经常1头仔猪发病,很快会传至整窝,死亡率极高。
病猪主要症状是突然腹泻,初期拉黄色糊状软粪,不久转为半透明的黄色液体、腥臭。严重的病猪肛门松弛,大便失禁,眼球下陷,迅速消瘦,皮肤失去弹性,外阴部、会阴部、肛门周围及股内等处皮肤潮红,很快昏迷而死。
发病最早的常在生后数小时、无拉稀症状而突然死亡。剖检病猪可见颈部及腹部皮下水肿,肌肉苍由,肠道黏膜出现急性卡他性炎症,尤其是十二指肠最严重,肠黏膜肿胀、充血、出血,肠壁变薄,肠管松弛,肝、肾脏常有小坏死性病灶,脑部充血或有出血点。
防治措施:由于本病的病程短,发病后常来不及治疗,但如在一窝内发现1头病猪后立即对全窝做预防性治疗,可减少损失。常用药物有链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氟甲砜霉素、阿莫西林、金霉素、新霉素、磺胺甲嘧啶等。由于细菌易产生耐药性,最好先分离出大肠杆菌做药敏试验,选出最敏感的治疗药品用于治疗,能收到好的疗效。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预防工作。
怎样防治仔猪副伤寒?
仔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杆菌病,主要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常见传染病之一。
其病原菌常存在于健康猪的肠道内,当伺养管理不良、卫生条件差、气候骤变等因素使猪体抵抗力降低时容易诱发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春初、秋末气候寒冷季节常发,主要发生于2~4月龄的幼猪,常与猪瘟、猪气喘病并发或继发。病症:急性型(败血型)多见于断奶前后的仔猪,常突然死亡,病程稍长者可见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喜钻于垫草内,体温升高至41-;,鼻、眼有黏性分泌物,病初便秘,后下痢,粪色淡黄、恶臭,有时混有血液。死前不久颈、耳、胸下及腹部皮肤呈紫红色,后变蓝紫色,病程为4~10天,多数患猪往往因心力衰竭而死亡。慢性型最常见,病初减食或不食,体温升髙或正常,精神不振,腰背弓起,四肢无力,走路摇摆,经常出现持续性下痢,粪便时干时稀,呈淡黄色、黄褐色或绿色,恶臭,有时混有血液,严重时,肛门失禁。由于持续下痢,病猪日渐消瘦、衰弱,被毛粗乱无光,行走摇晃,最后极度衰竭而死。多在半个月以上死亡,有的甚至长达2个月,不死的病猪生长发育停滞,成为僵猪。剖检急性病例可见全身淋巴结肿大,呈紫红色,切面外观似大理石状,肝、肾、心外膜、胃、肠黏膜有出血点,病程稍长的病例,大肠黏膜有糠麸样坏死物。慢性病例,典型的病变是盲肠及结肠有浅平溃疡或坏死,周边呈堤状,中央稍凹陷,表面附有糠麸样伪膜,多数病灶汇合而形成弥漫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坏死灶表面干固结痂,不易脱落。
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圈舍干燥、卫生,并喂给全价配合日粮,对1月龄以上的仔猪肌内注射仔猪副伤寒冻干弱毒疫苗预防。治疗时可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新霉素、土霉素、痢特灵、新诺明、庆大霉素等药物。对已发病的猪,隔离饲养,污染的猪圈可用20%的石灰乳或2%的氢氧化钠进行消毒;治愈的猪,仍可带菌,不能与无病猪群合养。(文章摘自互联网中国养殖网整合)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xxls999.com/etfyzl/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