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中旬开始,儿童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腹泻呈现“井喷式”增长。
一到冬天,孩子们就这么容易扎堆生病???
我院市级重点专科——儿科专家为您专业解答。
01
室内温度高
能不能度过一个舒适的冬天,室内温度的是关键指标。如果室内温度长时间过高,会影响人的体温调节功能,引起体温升高、血管舒张、脉搏加快、心率加速、鼻咽干痛。同时,由于室内外温差悬殊,人体难以适应,容易患伤风感冒。家庭有宝宝的家庭,一般情况下,室内温度以20℃左右为宜,湿度宜保持在50%~60%。
02
环境的适应
上幼儿园这件事可能是出生以来生活中最大的变化。他们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爸爸妈妈,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老师。第一次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要按规律喝水、吃饭、玩等等。分离焦虑、新环境的适应焦虑、生活规律的改变等都需要孩子面对,和大人一样,压力大了,也容易生病。
03
饮食不调
由于长久的积食,吃生冷寒凉的水果、饮料,加重了脾的负担,使得脾胃虚弱,也是造成儿童呼吸及消化疾病的重要因素。应给孩子多食用新鲜蔬菜,少油腻,少甜或过咸的食品。切忌夜晚不要睡前加餐。
04
交叉感染
有的孩子往往疾病没有全好就又去幼儿园或学校了。在幼儿园或学校里,小朋友座位一个挨一个,睡午觉的小床一个挨一个,非常容易发生呼吸道交叉感染,这也是进入幼儿园或上学后“一月一病”的重要原因。教室空气湿度会随温度升高降低。湿度一低,通过打喷嚏、咳嗽等飞沫传播的病毒就会更加容易存活和繁殖。同时,因为空气干燥,人们自身的呼吸道也会相应比较干燥,当这些病毒进入呼吸道后,就更容易在呼吸道上“安家落户”。
家长们除了要注意孩子饮食合理,饮水充足,温度及湿度调节。还能怎样帮助孩子呢?
睡前泡脚
热水泡脚属于中医足疗法内容之一,也是一种常用的外治法。脚是人体中离心脏最远的部位,冬天由于寒冷的刺激,脚部血管收缩,血液运行发生障碍,易诱发多种疾病。中医认为五脏六腑自足三阴经(脾、肝、肾)始,踝部以下有66个穴位。在中医看来,热水泡脚如同用艾条灸这些穴位一样,有推动血运、温煦脏腑、促进代谢、健身防病的功效。人脚的温度保持在28到33℃时感到最舒服。
睡前推拿
1、清胃经
位置:大拇指桡侧面,腕横纹到指尖,脾和胃连起来清。向外清。
作用:清胃热、泻胃火、导积滞、降逆止呕。
次数:约—次
2、补脾
位置:脾经穴位于拇指桡侧缘,操作时由指尖推向指根。
作用:能调理脾胃,加强脾胃运化功能。
次数:次
3、顺运内八卦
位置:内八卦位于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之中指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作画圈状。
作用: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
次数:—次
4、清肝平肺
位置:食指、无名指掌面,自指根推向指尖。
作用:降肝火,清肺化痰。
次数:-次
5、摩腹
位置:肚脐周围,顺时针慢慢按摩。
作用:消食,理气,通肠道。
次数:-次
6、捏脊
位置:由尾骨到大椎,从下向上捏脊。
作用:强身健体,健脾益气。
次数:5次
儿科专家
杨宇红:市级重点专科——儿科主任,省中医药学会理事,市学术技术带头人。从事儿科临床工作近三十年,运用中医中药,按摩、针灸、穴位贴药等绿色环保疗法治疗小儿厌食、腹泻、急慢性胃炎、扁桃体炎、气管炎、肾炎等症状。
市级重点专科——儿科
中医特色疗法
一、针刺疗法:主治小儿厌食、疳证、腹泻、腹痛、遗尿、小儿流涎症等。
二、推拿疗法:主治感冒、厌食、腹泻、腹痛、遗尿、夜啼、小儿瘫等。
三、脐疗法:主治小儿厌食、哮喘、腹胀、便秘、疳证、夜啼、汗证等病症。
四、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厌食、腹泻、急慢性胃炎、扁桃体炎、鼻炎、气管炎、肾炎、遗尿、心肌炎等症。
医院/医院
医院、新农合医保、职工医院
医院
国家糖尿病重点专科
国家糖尿病二级实验室
国家中医糖尿病研究基地
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保定分中心
河北省糖尿病中医诊疗中心
河北省中医肾病研究室——拥有先进的血液透析、直肠透析设备
省级重点专科——内分泌科、肾病科、眼科
省级重点专科——康复科(针灸推拿理疗)
市级重点专科——体检科、妇科、儿科、口腔科、肿瘤科、皮肤科、男科、老年科
市级特色科室——甲状腺科、痛风科、肥胖科、哮喘科、骨质疏松科、肝病科
市级重点专科——治未病科(体检、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xxls999.com/fyzlzq/1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