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生成
来源:医脉通呼吸科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肺炎支原体是我国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甚至有致病原流行调查显示,肺炎支原体已经超越肺炎链球菌,成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第一致病原,而很多人对它却缺乏必要的认识。01支原体和肺炎支原体分别是什么?支原体是一种比细菌小、比病毒大、无细胞壁、革兰染色阴性、兼性厌氧的微生物,它是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原核生物,属于非典型病原体,但同时又具有某些细菌的特性。支原体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有80余种,肺炎支原体就是它的其中一种,因为肺炎支原体有一种特殊的末端结构,能使支原体粘附于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表面,感染后可引起肺炎,故此得名。02什么是支原体肺炎?通常是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简称,是指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和肺部的急性炎症。该病全年四季均可发生,秋冬季更多,年龄上以儿童和青年人居多,无性别差异,临床症状表现多样,且有时因无特异性较易引起漏诊或误诊。有的可无症状,而有症状者其最初表现通常类似流感症状,如全身不适、流鼻涕、咳嗽、发热、咽痛、头痛、肌痛、食欲不振等,阵发性刺激性咳嗽是其最突出症状之一。支原体肺炎病人和支原体携带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是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进行飞沫传播。以散发为主,偶也可引起地区性流行,容易在学校、幼儿园及军队等人员密集的环境集中发病,也易在家庭成员中相互传染。临床症状轻、肺部阳性体征少,而胸片或胸部CT表现重,是本病的特征之一。血白细胞总数大多正常或略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若要明确诊断,往往需要进行肺炎支原体的检测。0如何解读肺炎支原体抗体(IgM、IgG)?临床上经常通过呼吸九联检或肺炎支原体抗体组套中的MP-IgM、MP-IgG进行解读,同时还应结合临床表现或其他诊断方法指标进行诊断。上表是通过MP-IgM、MP-IgG的定性检查,其实,进行定量检查(滴度)更有意义。目前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血清学方法包括特异性试验和非特异性试验,前者常用的有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PA检测的是MP-IgM和MP-IgG的混合抗体,单次抗体滴度≥1:可作为诊断肺炎支原体近期感染或急性感染的参考。恢复期和急性期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呈4倍或4倍以上增高或减低时,可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ELISA可分别检测MP-IgM、MP-IgG,单次测定MP-IgM阳性对诊断肺炎支原体的近期感染有价值,恢复期和急性期MP-IgM或MP-IgG抗体滴度呈4倍或4倍以上增高或减低时,同样可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MP-IgG较MP-IgM出现晚,需动态观察,如显著升高提示感染,显著降低则说明处于感染后期。04MP-IgM阳性就一定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吗?从上表可以看出MP-IgM阳性提示正在感染,那么真的可以一概而论吗?其实并不然。MP-lgM是机体受MP感染时最早出现的特异性抗体,一般在临床症状出现后7天左右(儿童4~天)出现,而其高峰时间和持续时间方面,《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写的是“感染后周达高峰”,《呼吸内科主治医师问(第2版)》写“~4周可达高峰”,《实用内科学(第1版)》写“高峰在4~6周”;MP-lgM的持续时间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年版)》写的“持续1~个月甚至更长”,《呼吸内科主治医师问(第2版)》写“12~16周转阴”,《实用内科学(第1版)》里写“持续2~12个月”,虽然不同的作者说法不一,但至少可以说明MP-lgM可维持较长时间。也有研究称正常儿童中MP核酸携带率21.2%,应注意在正常人中也可能存在MP-IgM和(或)MP-IgG的阳性情况。也就是说,MP-lgM阳性未必真的就是此次感染,也未必需要抗肺炎支原体治疗,应该还要结合临床及(或)其他诊断方法。0MP-IgM阴性就能排除肺炎支原体感染吗?婴幼儿可能因自身免疫系统功能不完善而不产生MP-IgM抗体;部分反复发生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成年人,特异性IgM可能会出现阴性;放化疗和免疫抑制的病人也可能出现不产生MP-IgM抗体的现象。检测MP抗体反映的是人体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的一种反应性,而不是检测MP本身,更何况,即使存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检验方法也很难做到阳性率%。因此,即使MP-IgM为阴性,也不能随便否定肺炎支原体感染。06肺炎支原体感染就是肺炎支原体肺炎吗?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知道,MP-IgM阳性未必就是肺炎支原体感染,那么,肺炎支原体感染就一定是肺炎支原体肺炎吗?临床上确实有很多人一看到肺炎支原体感染,第一时间认为的就是发生了肺炎支原体肺炎,其实这并非绝对。单纯抗体阳性,不一定就是正感染,还需要结合临床来判断感染的程度、感染部位以及需不需要治疗。根据研究,只有部分肺炎支原体感染者发生至肺炎支原体肺炎。因此,不能说肺炎支原体感染就是肺炎支原体肺炎。参考资料:[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0,(9):64-64.[2]徐作军.《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浅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0(1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年版).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0(17):-.[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6年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6.9(4):1-27.[]欧阳芳,吴豫,龚跃云.被动凝集法和ELISA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及其IgM、IgG分型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11):12-14.[6]曾宪威.抗体分型检测和被动颗粒凝集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研究[J].现代医学,(2):-.[7]林果为,王吉耀,葛均波.实用内科学(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7,10.[8]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8.[9]俞森洋,蔡柏蔷.呼吸内科主治医生问(第二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0]俞森洋,孙宝君.呼吸内科临床诊治精要.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0.9.[11]蔡柏蔷,李龙芸.协和呼吸病学(第二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12]钟南山,刘又宁.呼吸病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1]刘又宁.呼吸内科学高级教程.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6..作者文章精彩回顾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xxls999.com/fyzlzq/5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