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肺炎治疗介绍 >> 中医治疗肺炎 >> 正文 >> 正文

一例急性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治疗案例分享

来源:肺炎治疗介绍 时间:2018-6-5

背景介绍

一栋猪舍斤左右体重育肥猪头,突发采食量下降、剧烈咳喘、张嘴呼吸,从第一例发病到群体感染,采食量下降一半(原来采食量为每天40kg装饲料46袋,现在为25袋左右),时间仅为2天。

现场情况

整栋猪舍猪群精神状态差,四肢撑地扎堆俯卧居多,个别猪出现鼻腔有带泡沫粘液或混合血液的粘液流出。

出现场时间为14日晚上6点27分,猪舍温度21度(地暖),湿度不详但体感舒适,无明显氨气等有害气体。

饲料为江西某厂家全价颗粒饲料(厂家规模大,饲料问题不考虑)。

截止出诊时,病死3头。

诊断结果

根据临床表现,初步诊断为急性传染性胸膜肺炎。

处置方案

1、每天往饲料中添加氟达康2袋(克装20%氟苯尼考粉/内蒙古联邦制药)+诸肺舒3公斤(浸提麻杏石甘颗粒)

备注:连用2天后停用诸肺舒

2、每天饮水中添加泰净4袋(克装25%泰万菌素/湖北龙翔药业)+联多西2袋(克装20%多西环素可溶性粉/内蒙古联邦制药)+热痛舒宁16袋(克装50%卡巴匹林钙可溶性粉/河北京科药业)

备注:连用3天后停用热痛舒宁

3、个别严重的猪按照每斤体重氨茶碱mg+阿奇霉素1g+地塞米松15mg用盐水15毫升稀释混合后肌注,另一侧肌注呋塞米80mg,每天2次,连用2天。

4、用电磁炉在猪舍内煮食用醋,三个点加起来量为20斤

结果跟踪

1、用药2天后,电话回访,症状明显得到控制。病死3头。

2、用药3天后,现场回访,大部分痊愈。无病死猪出现。

病例总结

1、正确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案,往往能最大程度的减低发病猪死亡或者其他损失。

2、饮水与饲料同时加药对疾病控制作用重大(个别药溶水性不好,可拌料使用)。

3、按照猪群正常时的采食量计算出对应的用药量,足量添加药物,对于疾病恢复起决定性作用。

4、猪舍适宜的温度与湿度,对疾病恢复作用不可小觑。

5、猪场老板以及饲养员的高执行力,往往让猪病治疗事半功倍。

传染性胸膜肺炎知识科普简介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orcineinfectiouspleuropneumonia)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又称为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以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和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肺炎为特征,急性型呈现高死亡率。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世界性疾病。我国于年首次发现本病,此后流行蔓延开来,危害日趋严重,成为猪细菌性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疫病之一。

病原

病原体为胸膜肺炎放线菌(原名胸膜肺炎嗜血杆菌,亦称副溶血嗜血杆菌)。

本菌为兼性厌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本菌对外界抵抗力不强,对常用消毒剂和温度敏感,一般消毒药即可杀灭,在60℃下5~20min内可被杀死,4℃下通常存活7~10天。不耐干燥,排出到环境中的病原菌生存能力非常弱,而在黏液和有机物中的病原菌可存活数天。

流行病学

各种年龄、性别的猪都有易感性,其中6周龄至6月龄的猪较多发,但以3月龄仔猪最为易感。本病的发生多呈最急性型或急性型病程而迅速死亡,急性暴发猪群,发病率和死亡率一般为50%左右,最急性型的死亡率可达80%~%。

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本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饲养环境突然改变、猪群的转移或混群、拥挤或长途运输、通风不良、湿度过高、气温骤变等应激因素,均可引起本病发生或加速疾病传播,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临床症状

1.最急性型突然发病,病猪体温升高至41~42℃,心率增加,精神沉郁,废食,出现短期的腹泻和呕吐症状,早期病猪无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后期心衰,鼻、耳、眼及后躯皮肤发绀,晚期呼吸极度困难,常呆立或呈犬坐式,张口伸舌,咳喘,并有腹式呼吸。临死前体温下降,严重者从口鼻流出泡沫血性分泌物。病猪于出现临诊症状后24~36h内死亡。有的病例见不到任何临诊症状而突然死亡。此型的病死率高达80%~%。

2.急性型病猪体温升高达40.5~41℃,严重的呼吸困难,咳嗽,心衰。皮肤发红,精神沉郁。由于饲养管理及其他应激条件的差异,病程长短不定,所以在同一猪群中可能会出现病程不同的病猪,如亚急性或慢性型。

3.亚急性型和慢性型多于急性期后期出现。。病猪轻度发热或不发热,体温在39.5~40℃之间,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不同程度的自发性或间歇性咳嗽,呼吸异常,生长迟缓。病程几天至1周不等,或治愈或当有应激条件出现时,症状加重,猪全身肌肉苍白,心跳加快而突然死亡。

诊断

根据本病主要发生于育成猪和架子猪以及天气变化等诱因的存在,比较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特点,可做出初诊。确诊要对可疑的病例进行细菌检查。鉴别诊断在病的最急性期和急性期,应与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及猪链球菌病做鉴别诊断。慢性病例应与猪喘气病区别。

根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以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

1.流行病学特点各种年龄、性别的猪都可发生,但以6周龄至6月龄的猪较多发。多呈最急性型或急性型病程,突然死亡,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通常在50%以上,最急性型的死亡率可高达80%~%。常发生于4~5月和9~11月。饲养环境突然改变、猪群的转移或混群、拥挤或长途运输、气候骤变等应激因素可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2.临诊症状和病理学诊断急性病猪出现高热、严重的呼吸困难、咳嗽、拒食、死亡突然,死亡率高。死后剖检病变主要局限于胸腔,可见肺脏和胸膜有特征性的纤维素性和坏死性出血性肺炎、纤维素性胸膜炎。

3.实验室诊断包括直接镜检、细菌的分离鉴定和血清学诊断。

(1)直接镜检从鼻、支气管分泌物和肺脏病变部位采取病料涂片或触片,革兰氏染色,显微镜检查,如见到多形态的两极浓染的革兰氏阴性小球杆菌或纤细杆菌,可进一步鉴定。

(2)病原的分离鉴定将无菌采集的病料接种在7%马血巧克力琼脂、划有表皮葡萄球菌十字线的5%绵羊血琼脂平板或加人生长因子和灭活马血清的牛心浸汁琼脂平板上,于37℃含5%~10%CO2条件下培养。如分离到的可疑细菌,可进行生化特性、CAMP试验、溶血性测定以及血清定型等检查。

(3)血清学诊断包括补体结合试验、2-巯基乙醇试管凝集试验、乳胶凝集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国际上公认的方法是改良补体结合试验,该方法可于感染后10天检查血清抗体,可靠性比较强,但操作烦琐,河南天行健认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较为实用。

本病应注意与猪肺疫、猪气喘病进行鉴别诊断。猪肺疫常见咽喉部肿胀,皮肤、皮下组织、浆膜以及淋巴结有出血点;而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变常局限于肺和胸腔。猪肺疫的病原体为两极染色的巴氏杆菌,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体为小球杆状的放线杆菌。猪气喘病患猪的体温不升高,病程长,肺部病变对称,呈胰样或肉样病变,病灶周围无结缔组织包裹。

治疗

虽然报道许多抗生素有效,但由于细菌的耐药性,本病临床治疗效果不明显。有条件的最好做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连续用药5~7天,有较好的疗效。抗生素的治疗尽管在临床上取得一定成功,但并不能在猪群中消灭感染。

猪群发病时,应以解除呼吸困难和抗菌为原则进行治疗,并要使用足够剂量的抗生素和保持足够长的疗程。本病早期治疗可收到较好的效果,但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而选择抗菌药物。

预防

(1)首先应加强饲养管理,严格卫生消毒措施,注意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清新。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保持猪群足够均衡的营养水平。

(2)应加强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从无病猪场引进公猪或后备母猪,防止引进带菌猪;采用“全进全出”饲养方式,出猪后栏舍彻底清洁消毒,空栏1周才重新使用。新引进猪或公猪混入一群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猪群时,应该进行疫苗免疫接种并口服抗菌药物,到达目的地后隔离一段时间再逐渐混入较好。

(3)对已污染本病的猪场应定期进行血清学检查,清除血清学阳性带菌猪,并制定药物防治计划,逐步建立健康猪群。在混群、疫苗注射或长途运输前1~2天,应投喂敏感的抗菌药物,如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磺胺类药物或泰妙菌素、泰乐菌素、新霉素、林肯霉素和壮观霉素等抗生素,进行药物预防,可控制猪群发病。

还有2天我就要

开始投票

长按识别







































引起白癜风原因是什么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办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xxls999.com/zyzlfy/2675.html